多簇协同中继网络中的协同波束成形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同中继作为一种可以提升通信可靠性、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其基本思想是将网络中分布的中继节点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构成一个大的虚拟多天系统来辅助用户到目的地的通信。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中继的优势,将其与波束成形相结合又产生了协同波束成形技术。协同波束成形的出现进一步改善了协同中继传输的性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关于协同波束成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簇中继网络场景,对于多簇中继网络场景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多簇协同中继网络场景下的协同波束成形设计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协同中继传输的相关理论基础,其中详细阐述了中继的工作模式、现有的中继转发协议以及协同中继网络模型的基本类型,归纳整理了波束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协同波束成形设计中的常用的系统指标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基于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的多簇协同中继网络,本文研究了中继非交叠分簇、中继的协同波束成形与基站(Base Station,BS)的接收波束成形的联合设计,旨在保障用户设备之间的公平性并降低全中继协同合作的成本。具体地,结合中继非交叠分簇规则,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的最大最小公平性(Max-Min Fairness,MMF)问题,并根据约束在优化变量间的可分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块坐标下降(Block Coordinate Descent,BCD)的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交替的方式迭代优化各变量,从而使产生的每个子问题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BCD的联合优化算法相比于基准方案的有效性。最后,为了应对非交叠分簇方案的局限性,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基于译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的多簇协同中继网络场景下的交叠分簇方案,通过中继交叠分簇与波束成形的联合设计来最大化每中继功率约束下网络中最小的SINR。具体地,本文设计了一个考虑中继交叠分簇的MMF问题,同时为了规避该问题中所涉及的隐式整数规划,使用了相关的近似方法来处理这个非凸问题,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波束成形的两级优化算法来解决松弛后的问题,从而逼近原问题的局部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基准方案能够取得更优的性能,且该交叠分簇方案相较于非交叠分簇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数较多的应用场景。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提出了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并在网络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拥塞控制是TCP协议的关键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在避免拥塞的前提下保持尽量高的网络利用率。既往的传统拥塞控制方法多数为基于规则的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高度动态的网络环境。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具有自主探
学位
随着传感器、芯片、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逐渐成为热点。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自动驾驶系统中智能导航和环境探索的基础。SLAM可被分为里程计(前端)、后端优化、回环检测和建图四个模块。本文主要关注后端优化和回环检测,针对实际场景下如何融合多传感器信息估计出误差小、一致性强的运动轨迹以及如何提升现有回环检测算
学位
基本问题是围绕学科大概念设计的,目标是追求真正的“理解”。在指向学科大概念的基本问题的使用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质疑、合作、探究等方式阅读与表达,不断建构语文学科思维。在指向元认知的基本问题的使用过程中,学生通过反思、总结、评估等方式不断完善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基本问题的设置和使用能帮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品质,但课堂并不是学习的终点,随着未来对基本问题的追问与思考,一切还将不断深入
期刊
分布式控制的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s)具有灵活性强、鲁棒性好等优势,但在机器人、无人机等集群系统中往往受到计算能力、通信环境、能量消耗等限制。如何设计以任务为驱动的计算和高效利用通信资源的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和脑启发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多智能体执行协同任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因此,本文研究如何使用脑启发的认知仿生机制建立相应的系统模
学位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跳跃性思维和个性化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角色应该随机而变化。根据特色的教学内容,应采用灵活巧妙的教学方法,积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会议
生态学理论的引进,改变了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和方式,并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景观形象产生了影响。阐述风景园林建设的必要和风景园林设计引入生态学理论的必要,展开说明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五大生态学理论,最后通过项目案例详细说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体现和渗透生态学理论的方式,期望为项目设计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生态学理论提供参考。
期刊
高职校园安全管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安全的校园里,学生才能安心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深入研究高职校园安全管理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丰富高职校园安全治理的理论,同时能为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提供有益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结合工作,通过对南宁某高职的校园安全进行调研,利用现有校园安全管理的数据,使用文献研究法,发现当前高职校园安全的通病,
期刊
语音增强技术旨在从带噪语音信号中提取尽可能纯净的原始语音信号,并在保证语音信号质量的条件下,降低时延,使语音交互更加高效。目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算法的语音增强方法凭借其稳定的降噪性能逐渐成为主流,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绝大多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语音增强算法都存在多尺度编码特征利用不充分、算法时延高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方法。首先,绝大多数基于卷积神经网
学位
<正>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每册有8个单元,整套共有16个单元,分阅读与写作、整本书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等三大版块,覆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要求的7个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1]其中,阅读与写作版块包括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
期刊
人机交互技术中触摸传感是提升交互效率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具有电容式、电阻式、光学式、电磁式等方法。本文针对电磁触摸传感中的射频技术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基于微带结构的设计和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本文研究了基于射频电磁信号特性进行触摸传感的原理,分析了微带传输线耦合响应变化的特性,并基于理论分析获得了金属或电介质靠近传输线时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相关特性参数的变化。其次,本文提出了基于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