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静脉途径纳米氧化锆颗粒对大鼠脾脏的毒性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所构成的材料。纳米颗粒的定义是单个颗粒的三维尺寸中至少有一个维度的尺寸在1~100 nm的材料。由于颗粒直径小,纳米材料具有了大块固体材料所不具备的多种理化特性,也因此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但纳米材料本身并非完全无害的。随着纳米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展,相关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其生物安全性问题。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纳米材料在研发、生产以及应用的过程中,纳米颗粒可进入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再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器官和细胞中,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损伤效应[1]。纳米氧化锆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通过使用纳米氧化锆对传统口腔材料进行改性,可极大的改善传统材料的性能[2-4]。但作为纳米材料,纳米氧化锆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然而,现有文献关于纳米氧化锆的毒性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拟建立纳米氧化锆颗粒的体内染毒模型,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分析纳米氧化锆颗粒在心、脾、肺、肾中的分布及代谢规律;通过血清中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分析颗粒对脾脏的影响;通过组织病理技术、生物化学技术进一步分析其对脾脏的毒性作用,为纳米氧化锆的毒性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目的:(1)建立纳米氧化锆颗粒急性染毒模型,观察颗粒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2)通过血清中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分析纳米氧化锆对脾脏的影响。(3)研究纳米氧化锆对大鼠脾组织的损伤作用。(4)探究纳米氧化锆对脾脏毒性作用的机制。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纳米氧化锆颗粒的表征(1)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纳米原始粒径及形态。(2)电位测定仪检测纳米氧化锆颗粒在混悬液中的电位值及水合粒径。(3)能谱分析仪检测纳米颗粒的化学元素构成。(4)氮气吸附实验检测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第二部分:锆元素的体内分布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分析(1)构建动物模型模型构建前选用0.9%的无菌生理盐水将纳米氧化锆颗粒分散均匀并配置颗粒混悬液,然后对6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进行混悬液的单次尾静脉注射处理(20 mg/kg b.w.)。(2)锆元素的生物学分布在给药后的第1 d、7 d、14 d,分别收集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的心、脾、肺、肾组织,经浓硝酸与H202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检测各样品中锆元素含量。(3)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分析在给药后的第1d、7d、14d,分别收集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的血清,参照液相蛋白分析试剂盒说明准备样品及标准品,采用液相蛋白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第三部分:纳米氧化锆对脾组织的损伤研究(1)脾组织的病理学观察收集对照组7d与实验组7d、14d大鼠的新鲜脾组织(n=3),浸泡于4%的中性甲醛溶液完全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常规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脾组织的结构变化。(2)脾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同时,分别采用Ki-67与末端标记法凋亡染色技术观察脾组织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第四部分:纳米氧化锆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1)组织匀浆的制备与总蛋白含量的测定分别收集实验组(1d、7 d、14 d)和对照组(1d、7 d、14 d)大鼠的脾组织,用组织匀浆机制备组织匀浆,离心收集后稀释至所需浓度。根据总蛋白定量试剂盒的说明,检测匀浆中的蛋白含量。(2)氧化应激相关酶活性的检测同样使用实验组(1d、7 d、14 d)和对照组(1d、7 d、14 d)大鼠脾组织所制备的匀浆。按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之操作说明完成检测样品制备。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样品OD值,并计算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3)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含量检测使用适当浓度的组织匀浆,按照丙二醛试剂盒之操作说明制备检测样品。样品经水浴加热后反应完全,测定样品OD值,并计算丙二醛含量。结果:第一部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锆颗粒近似球形,原始粒径平均约为38 nm。电位测定仪显示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的电动电位为30.6 mV,水合粒径约为181.2 nm。能谱仪结果示纳米颗粒的元素组成符合氧化锆的特点,无其他杂质。氮气吸附实验结果示纳米氧化锆颗粒的比表面积为33.06 m2/g。第二部分:生物学分布检测结果显示,锆元素在对照组大鼠的心、脾、肺、肾组织中未检出,在实验组大鼠的心、肾组织中未检出,实验组大鼠脾、肺组织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实验组脾、肺组织中锆元素的含量变化,脾组织中锆元素的含量14 d>7d>1d,提示锆元素含量随时间累积而逐渐升高。肺组织中锆元素的含量7 d>1 d=14 d,锆元素含量先升后降。血清中IL-1α的含量,实验组7 d显著高于对照组(1d、7 d、14 d)与实验组(1d、14 d);血清中IL-1β含量,实验组1d显著高于对照组(1d、7 d、14 d)与实验组(7d、14d);血清中IL-2的含量各组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IL-6的含量各组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IL-12含量,实验组1 d显著低于对照组(1 d、7 d、14 d)与实验组(7 d、14 d);实验组7 d显著高于对照组(1d、7 d、14 d)与实验组(1d、14 d);对照组(1d、7 d、14 d)与实验组14 d间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TNF-α的含量,实验组7 d显著高于对照组(1d、7 d、14 d)与实验组(1d、14d);实验组14d低于对照组(1d、7d、14d)与实验组(7d);对照组(1d、7 d、14 d)与实验组1d间无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7 d、14 d动物脾组织相较对照组7 d无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对照组7 d、实验组(7 d、14 d)的脾组织切片中均清晰可见白髓、红髓及脾小梁等正常结构。Ki-67染色结果,实验组7 d脾组织中细胞阳性率与对照组7 d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7 d脾组织的红髓与白髓中可见阳性细胞分布规律,而实验组7 d的脾组织中阳性细胞主要集中于白髓中,红髓中少见阳性细胞分布,实验组14 d的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7 d和实验组7 d。末端标记法凋亡染色结果示,对照组7 d脾组织中可见少量阳性胞,实验组7 d脾组织中的部分区域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7 d,实验组14 d的阳性细胞比率与对照组7 d无差异。提示实验组7 d脾组织中部分区域凋亡细胞数目增加。第四部分:氧化应激相关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1d、14 d的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表明给药后实验组动物脾组织中该酶的活性受到了损害;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含量检测表明,丙二醛的含量在给药后的实验组动物中脾组织中未有明显改变。结论:1.纳米氧化锆颗粒可沉积于脾、肺组织中,并引起脾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2.纳米氧化锆颗粒沉积可引起脾红髓细胞增殖减少、诱导脾组织细胞凋亡,引起功能损伤。3.纳米氧化锆颗粒在脾脏中随时间而逐渐沉积,并至少可维持14 d。4.纳米氧化锆颗粒对脾脏损伤的机制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通过对光纤通信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论述了教学改革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完
1980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引入太谷核不育小麦种子(为叙述方便,简称BT),经过试种鉴定,认为BT材料皆为杂合体,后代严重分离,遗传基础较为丰富,通过去劣留优,可作为基因库使用。
福云十号新品种自杂交(1957年)开始,后代获得(1958年),单株分离选育(1959-63年),小区比较试验(1964-71年),到正式推广应用(1971-83),直至今年止,前后共经历27年之久。这一新
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在根尖手术中使用和不使用根管显微镜不同倒充填材料的根尖封闭性,来探讨在根尖手术中使用根管显微镜,是否可以提高倒充填材料的封闭性,进而为临床使用提供
文章从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概念、内涵以及在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上海、北京、广州以680亿元、637亿元、368亿元占据榜单三甲,但一线城市出让金总额降幅仍较明显,深圳仅排名第21位。受供地量减少影响,重点城市成交量及出让金普遍下滑,前二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在就业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
适时采收适熟的烟叶,是烤好烟的先决条件.因此,认清各部位烟叶成熟特征特性,采收适熟叶片,不收生叶,不丢熟叶,是多烤上等烟,避免烤坏烟的有效措施.1、同一炕烟,必须采收同一
茶树新梢顶芽的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比成熟叶片大,在三乙醇胺—盐酸—氢氧化钾缓冲液中的活性比在磷酸或 Clark 和 Lubs 缓冲液中为大。在不同茶树无性系的产量特征与顶芽中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