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同情”在中国新媒体舆论中的建构、原因与影响——基于“江歌案”报道的话语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712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赋权,普通公众在舆论中的话语权逐步扩大,推动了中国新媒体舆论的迅猛发展,影响范围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舆论中的情感/情绪研究为新媒体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中,作为一种典型的公众情感——“公众同情”却没有引起新闻传播学者的足够关注。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个案分析和话语分析等方法,以“江歌案”为例,对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舆论中“公众同情”的兴起、构建、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公众同情”的兴起和发展与媒介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同情”不仅仅是舆论发展的推动力,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公众对“公众同情”的关注甚至已经超越了舆论事件的真相。“公众同情”的建构是通过舆论当事人、媒介和受众的互动来实现的,舆论当事人利用社交媒体进行选择性地信息披露和“表演”以获取“公众同情”并进行情感抗争,传统媒体呼唤理性公正地看待“公众同情”但自媒体却利用“公众同情”进行情感煽动来引爆舆情,受众则通过转发、评论和点赞等方式选择符合自己情感期待的内容而不是事实和真相,这些都彰显着“后真相时代”的特征。  这种建构“公众同情”的方式则是社会转型、消费主义、娱乐化和“后真相”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转型期背景下人们的“情感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公众同情”可以成为一种跨越阶层的集体情感;消费社会背景下舆论的消费和娱乐化也更为普遍,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品的新媒体舆论需要制造“道德震撼”来吸引受众从而避免陷入“同情疲劳”的冷漠之中;在“后真相”时代,事实和真相让位于人们的立场和感情,情绪化的舆论大行其道。  整体而言,理性的“公众同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批判力量,它推动着社会的改良与发展,并在某种程度上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非理性的“公众同情”则是一种破坏性力量,伤害舆情事件的当事人,引发舆论暴力和社会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但是,对“公众同情”的认识应该超越狭隘的“情感——理性”的二元对立模式,将“公众同情”放在情感实践中来看待。这种情感实践活动是社会底层的一种抗争方式,随着不同社会群体的陆续参与,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个体或群体的身份认同。长远来看,公众可能将在情感实践中获得更为理性的社会批判力量,推动着个人成长为一位合格的现代公民。
其他文献
门虽是整个建筑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但日本一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种智能门却包含着很高的科技含量:它能根据进出门者的体形特征决定门需开多大.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按照"园、区、片、组、团"5个层次进行结构布局,并按这5个层次的布局,配备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简而言之,"园、区、片、组、团"都是布局上的概括性简称.
本刊讯(记者吴保平)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下,经过认真筹备,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保温隔热专业委员会各项工作已完成,经民政部审核,目前正式批准成立(秘书处设立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本文以南宁龙光世纪工程为例,讲述了环形汽车坡道喷淋系统弯管施工技术和质量检测依据,通过实例分析弧形管道制作工艺原理,论述传统弧形管道施工质量缺陷。采用“机械弯管”液压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工程数量与项目规模不断扩增,这使建筑工程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对地下工程施工部分,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不仅对整体工程质量影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元人杂剧中这首"当家诗",旨在告诫当家者要量人为出、计划理财、勤俭持家.否则就会捉襟见肘,乱如麻团,理不好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深度嵌入社会生活,老年人正成为上网生力军。新媒体因其提供信息的便利性、丰富性、互动性,已经成为一些老年人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当下,国内新媒体类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钢结构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其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及安全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施工环节。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