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加深,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出现了农村老人该怎么养,谁来养,怎样才能养好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村互助养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问题而产生的,国家于2012年提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农村社区的养老功能,明确指出以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点,依托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号召在全国进行建设和推广。由于这种养老模式刚刚起步,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方面尚不成熟,对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系统性分析和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从理论和实地研究两方面分别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一方面,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其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及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适应我国农村社会转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通过互助方式调动农村各种养老资源实现的由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过渡阶段有关养老的一整套运行机制和结构的理论性概括,这一模式的提出应符合社会转型的现实状况同时也可实现对农村传统社会资本和现代社会资本的有效整合,从而为解决现阶段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构建一个中观平台,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在对起步相对较早,发展较成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覆盖的河北肥乡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特点、效果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其推广的优势及可行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发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不论从其所产生的区域文化背景、提供养老资源的主体、具体运行机制,还是从其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效果来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都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和可行性,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养老模式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对政府依赖严重;运作方式行政色彩浓厚;注资主体缺失;服务定位不准确;缺乏对老人自助能力的专业指导等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基础上,从原则和具体运行的配置内容等方面试图完善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为这一模式在全国农村范围的普及推广提供一个整体的发展框架;针对现存问题,从管理、经费、服务、体系化发展这四方面,提出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具体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