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事件的向后可预报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sb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前人对于特定状态的可预报性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新的两类可预报性:向前可预报性和向后可预报性。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NLLE)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定量确定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期限的算法。将算法应用到理论模型中,定量估计了理论模型中相空间状态点的局部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期限。随后研究了初始误差、参数误差以及模型参数的变化对于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性的影响。同时文中还考察了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性的关系。此外,又对动力系统中的极端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性进行了研究。最后,进一步研究了实际大气系统中极端高温和低温的向后可预报性。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提出了向前和向后可预报性的概念。向前可预报性与传统可预报性是一致的,基于初始状态预报未来状态。向后可预报性则是研究给定状态的最长提前预报时间。在初始状态上叠加初始误差,确定误差饱和的时刻,即可确定初始状态的向前可预报期限。为了确定给定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期限,首先需要寻找到给定状态所对应的初始状态。保证在此初始状态上叠加的初始误差在给定状态时刻达到饱和,即可确定此状态为给定状态对应的初始状态。因此利用上述算法可以定量确定任意给定状态的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期限。此外,还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定量计算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提前预报时间,为天气预报业务提供理论参考。
  (2)揭示了初始误差和参数误差对于向前和向后可预报性的不同影响。在Lorenz63系统中,分别叠加相同量级的初始误差和参数误差,比较两种情况下向前(向后)可预报期限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状态上叠加不同量级的初始误差,初始误差的量级越大,达到饱和的时间越短,两类可预报期限也越低。初始误差和参数误差影响吸引子可预报性区域有显著的不同。在Lorenz吸引子正负流型转换区域,初始误差较快达到饱和状态,所导致的向前可预报期限比较低;而在Lorenz吸引子其他区域,则完全相反,即初始误差增长达到饱和状态的时间比较缓慢,向前可预报期限也相对比较大。参数误差在Lorenz吸引子正负流型转换区域达到饱和状态的时间比较缓慢,所导致的向前可预报期限比较大;而在Lorenz吸引子其他区域,参数误差增长达到饱和状态的速度比较快,向前可预报期限也比较小。而对于向后可预报期限,分别由两类误差导致的向后可预报期限在Lorenz63吸引子全局分布比较均一,不存在差异特别显著的局部区域。同时由初始误差导致的向后可预报期限要略大于由参数误差导致的向后可预报期限。两类误差同时存在时,向前(向后)可预报期限均不一定大于或者小于仅存在其中一类误差时的向前(向后)可预报期限。这是由于初始误差和参数误差对于可预报性的影响不是线性叠加的。参数r在[25,30.5]之间变化时,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期限会在一个范围之内来回振荡,循环反复此过程,而非一直递增或递减。
  (3)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期限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选取足够多连续的状态点,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期限随时间呈现反向变化趋势。同时每一个状态点的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期限之和均在足够多状态的两类可预报期限之和平均值附近振荡。此外,当状态点的数目足够多时,此平均值为常数。因此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性之间存在局部守恒性,这是由于存在局部守恒性导致了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对于不同的混沌系统,此常数值的大小取决于混沌系统。更加复杂的混沌系统存在较低的常数值。对于单个混沌系统,此常数值依赖于初始误差量级的大小。常数值值随着初始误差量级的增大而减小。由守恒关系得到的向前可预报期限的预报值与由非线性Lyapunov指数得到的真实值相比,数值上相差不大,变化趋势也比较一致。初始误差越小,两者越接近。因此由守恒关系得到的向前可预报期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理论模型中极端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性。首先利用百分位数法,定义了Lorenz吸引子上冷暖流型的极端冷暖状态,随后分别计算了极端冷暖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期限。结果显示,极端冷暖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期限的概率分布均呈高斯分布。仅存在即一小部分极端冷暖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期限极低,这部分的极端冷暖状态比较难预报,而大部分极端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期限并不低,相对较容易预报。极端暖状态随着强度的增强,向后可预报期限是降低的,表明极端暖状态的强度越大,越不容易预报。而极端冷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性既不随着强度的增强而递增也没有减弱的现象。同时研究还发现,暖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期限总是大于冷状态的向后可预报期限,这意味着暖状态比冷状态更加容易预报。
  (5)极端高温和低温事件的向后可预报性。利用局地动力相似方法定量计算了2018年北京地区夏季(6、7、8月)和冬季(1、2月)发生的极端高温和低温的向后可预报期限。温度超过40℃的极端高温事件有三次,而温度低于-23℃的极端低温事件有四次。研究发现,极端高温最长提前预报时间为210小时,最短提前预报时间为48小时;极端低温最长提前预报时间为向后可预报期限为180小时,最短向后可预报期限为48小时。极端高温的最长提前预报时间和平均向后可预报期限均分别大于极端低温的最长提前预报时间和平均向后可预报期限,因此基于2018年的案例分析,可知极端高温比极端低温更加好预报。随后又选取了更多年份(2013-2017),计算了这些年份的极端高温和低温的向后可预报期限,研究发现,从统计特征角度,极端高温比极端低温相对容易预报,但是具体到单个事件,不能武断认为极端高温容易预报或者难预报。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直接改变自然下垫面分布的一种途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改变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时空变化产生影响。目前,不同复杂程度的陆面过程模式已用于探究不同物理和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陆地碳循环潜在变化进行预估。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数据集(ITPCAS-CMFD)和不同站点观测资料驱动Noah-MP、Noah和AVIM陆面过程模
学位
作为亚洲季风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东亚冬季风的变化对北半球甚至全球的天气气候都有重要的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存在6月和10月两次行星尺度的突变。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与季风的爆发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差异明显。6月行星尺度环流突变对应于江淮梅雨的开始,而非南海夏季风的爆发。那么,10月份大气环流突变是否意味着东亚冬季风的建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利用NCEP/NCAR、CRU、OLR、HadISST
物种多样性的大尺度格局是物种空间分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200多年前,生物地理学家就注意到物种丰富度表现出巨大的空间(地理)差异,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从赤道附近的热带到两极物种丰富度具有显著差异。这一现象吸引了众多生态学家和生物地理学家对其成因机制的探索,并提出了100多种假说来解释它的形成机制。如水热动态假说、生态位保守假说、生境异质性假说等。本研究将以分布广泛且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杨柳科(Salic
学位
雷电可以分为云闪和地闪,是伴随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一种强烈放电现象,也是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有效地减少雷电灾害,发展有效的雷电定位和监测技术(包括云闪和地闪),了解雷电的活动规律至关重要。同时,对雷电的科学认识,不仅需要了解雷暴整个生命史的雷电活动规律,也需要确定雷电辐射源的三维空间位置,甚至要求对雷电进行放电通道可分辨的三维动态精细定位和探测。为此,我们发展了一个兼有研究和业务功能的北京闪电定位
学位
土壤参数的精度对陆面过程模型的模拟具有重要意义。站点尺度的土壤参数调查,其空间代表性与陆面过程模型所需要的格点尺度不一致,而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有可能估算模型格点尺度的土壤参数值,但需要有效的地面验证。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可显著改变土壤水热力学性质,进而影响土壤温湿度状态和陆地表层水热收支。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使用低时间频率的土壤水分观测资料作为输入,估计土壤有机碳含量,为使用卫星土壤水分
风电场与复杂的非均匀大气边界层有着重要的相互作用。风能行业开展的主要工作并不能关注这方面的变化。然而,最近的研究报告表明,通过提高对大气与风力发电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不但找到了促使风力发电机技术进步的新方法而且改进了风力发电机性能验证和操作流程。风力发电机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不同的尺度上。了解中尺度大气和风力发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助于使风能产业成为电网的基本能源来源。此外,理解大气对风电间
学位
为了满足世界人口增长的需求,合成氮肥被越来越多地生产和消费。肥料的施用伴随着气体损失,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和经济损失。氨挥发是肥料向环境中损失的途径之一。氮肥性质、环境条件和管理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氨排放到大气中。例如,尿素施用引起的氨排放占全球合成氮肥氨挥发总量的一半以上。一些方法已经被用于估算氮肥施用引起的氨排放。目前,考虑了影响氨挥发的多种生物地球化学因素的日尺度机理模型,
学位
ICM(Integrated Climate Model)模式是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黄荣辉院士的倡议下开始发展,最初目的是服务于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季节气候预测。2014年发表第一版本ICM.V1,发现它对气候平均态、ENSO以及ENSO对东亚地区影响的关键物理过程,尤其是西北太平洋印度洋-西北太平洋电容器效应(IPOC)均表现出较高的模拟技巧。为了传承ICM.V1
降雪是北京冬季的重要降水天气过程,也是开展人工增雪作业的重要天气对象,但目前对该地区降雪形成物理过程及降水机理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对降雪过程及其人工播云催化进行超高分辨率的模拟研究工作还没有。为满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和人工增雪保障的需求,本论文针对北京冬季三次典型降雪云系微物理特征进行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揭示了降雪形成的微物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复杂地形和边界层方案对降雪过程影响以及
学位
等密度层厚度扩散系数(简称厚度扩散系数)作为目前主流中尺度涡参数化方案(GM90方案)中的重要参数,对温盐、环流以及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都有显著影响。理解厚度扩散系数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对气候海洋环流模式中尺度涡参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离线和在线诊断了三大类厚度扩散系数对温盐和环流模拟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响应模拟的影响。同时,通过增加被动示踪物来分离厚度扩散系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