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身体·艺术 ——梅洛-庞蒂现象学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洛-庞蒂的哲学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作身体哲学,也就是说,身体被认为是梅洛-庞蒂哲学的首要范畴。但实际上,身体之所以成为梅洛-庞蒂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因为它与另一个更隐秘、更根本的问题密切相关,也就是世界本身的显现问题。因此,应当有一条从世界问题出发研究梅洛-庞蒂哲学的进路。显然,按照梅洛-庞蒂的思路来看,世界本身的显现要以身体作为媒介。但是,“世界本身”这个概念究竟意指什么?身体与世界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之中,或者说身体在世界的显现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世界本身的显现是如何被把握、保留和传达的?这些问题包含在梅洛-庞蒂的思考之中,促使他提出了一种关于前反思的知觉世界的哲学。世界本身的显现问题并不是梅洛-庞蒂首先提出来的,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胡塞尔的“视域”概念,随后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成为核心问题,而梅洛-庞蒂显然继承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两人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因此,回顾这一问题在他们三人的哲学思想中经历的起承转合是有必要的。胡塞尔在物理事物的显现方式中发现了一种始终以不在场的方式显现着的视域,并在其思想生涯的后期将这个概念扩大为生活世界这一范畴,提出了先验自我如何构建生活世界的问题。然而,正是这种对于先验自我的坚持使得胡塞尔陷入自我与世界两极的矛盾之中。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哲学则可以看做是对这一矛盾的解决。他们的解决方案是放弃自我的先验性,同时强调其接受性的一面,这种思路直接体现在(由海德格尔提出,并被梅洛-庞蒂继承的)“在世存在”这一范畴中。其基本观点就是坚持世界的先验性,强调人时时刻刻都生存于世界之中的处境性。人以一种前反思的方式领会着世界,因而才能展开自身在世界之中的生存。这样一来,问题转到了人如何领会世界的问题上,正是在这一问题上,梅洛-庞蒂提出了与海德格尔不同的观点。在梅洛-庞蒂看来,我们是通过我们的身体来领会世界的,我们的生存活动全部要建立在这种身体的领会基础上。世界因此是一个身体知觉和身体行为的世界,梅洛-庞蒂称之为知觉场或现象场。我们通过梅洛-庞蒂所谓身体图式来领会身体所处的世界,正是经由这种身体图式,身体作为一个现象身体与世界构成一种交织关系。也就是说,身体实际上弥漫在世界之中,没有内部和外部的分别,身体首先属于世界才能理解世界。因而具身化的意识不是透明的、反思式的意识,而是模糊的直接意识。进一步来说,身体与世界之间的交织关系,即身体图式,是通过身体意向性实现的。身体意向性的观点认为,意向性的相关项不是对象或某个具体的物,而是暧昧含混的世界本身;也就是说,意向性的两端不是思想和某物,而是身体和世界。这个直接被身体领会到的世界有两种基本的显现方式,即时间和空间,因而,这两者必须被理解为活生生的时间和空间:它们不是先验感性形式,而是在身体的知觉和行为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现象。这样一个经由身体而显现自身的世界由于其前反思性而往往被我们视而不见,世界往往作为在场之物(亦即对象)的背景以不在场的、非对象的方式显现着自身:为了让对象之物被看见,非对象的世界必须隐藏自身。因而源初的世界是一个沉默的世界。必须找到一种既保持世界源初的非对象性,又能够让它出场的方式,否则人也将沉默地消失在世界中。出于这种追问,梅洛-庞蒂转向对语言和艺术的研究。在他看来,我们通常所谓的语言仅仅是一种次生的语言,源初的语言直接表达着世界自身的显现。他通过区分开概念意义和姿势意义来指出“已经说出的语言”和“能够言说的言语”之间的差别,并且指出所谓姿势意义恰恰来自身体与世界的交织所构成的经验,因此,源初的言语才能成为源初的世界表达自身的方式。这种源初的言语正是艺术的一般形式,因此,艺术在梅洛-庞蒂那里不再是生产审美经验的工具,而成为源初世界表达自身,或者说让世界自身出场的方式。艺术也因此具有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意义,因为艺术实际上就是人谋求理解源初世界的方式,也是不可见的沉默世界转变成可见的意义世界的方式。通过对世界、身体和艺术三者的讨论,梅洛-庞蒂一方面提供了不同于西方哲学传统的思想路径,寻求一种超越经验主义和理智主义的“非哲学”;另一方面又继承和发展了现象学的方法和理论,扩展了现象学的问题域。对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继续展开深入研究势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沿袭之路,以及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现代世界。
其他文献
<正>孔子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之一,其诸多教育思想传承千年,影响深远,其中蕴含着丰富而系统的德育目标、内容、原则与方法,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深刻理解,并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历代学者对于孔子教育教学思想智慧的梳理和总结可谓汗牛充栋,李丽娜编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从历史到未来:孔子德育思想理论研究》,则是立足于新时代德育的使命和价值,
期刊
与冰鲜和冷冻产品相比,鲜活水产品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更高。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鲜活水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我国地域范围大,经销商需要通过长距离运输,将水产品送往各地销售。因此,开发水产品保活运输技术,实现高密度、长距离的运输已成为水产品物流的主要研究内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黄花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现在广受欢迎
水合肼(N2H4·H2O)作为一种理想的储氢材料,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水合肼在室温下相对稳定,在温和条件下开发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实现水合肼分解制氢的关键。本文将三聚氰胺在静态空气中焙烧合成的g-C3N4作为载体,通过简单的浸渍还原法将Rh纳米粒子负载在g-C3N4载体上制备出Rh/g-C3N4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组成成分进行研究。此外,还研究了反应温度和NaOH浓
劳动力返乡创业是驱动农村内生经济增长动力、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而数字化经营为劳动力返乡创业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和新动力。通过2 139家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数字化经营对返乡创业企业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经营能够显著提升返乡创业企业质量。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经营对我国西部地区、中型返乡创业企业、生存型返乡创业企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返乡创业企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转型升级,地勘单位面临着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等多重挑战。地勘单位是否能够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提升。由于新时代技术知识的快速变革、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需求,地勘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门培训至关重要。现阶段,一些地勘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存在培训计划性与针对性不足、忽略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有效考核反馈机制三点问题。地勘单位应通
<正>军事训练事关军队建设和备战打仗全局,是和平时期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提高部队打赢能力念兹在兹,多次要求“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向全军发出了大兴实战化训练的时代号令。做好新时代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把传统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全军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历史课题。
期刊
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经济管理,高质量的经济管理能促使事业单位整体的管理模式得到创新,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效率。但是在当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其经济管理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再加上市场风险的不断加大,在这种形势下,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模式要摒弃传统模式,结合市场环境及国家政策的变化情况,对当前的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因此,本文从事业冷冷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阐述入手,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目标进行分
<正>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接续。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南省委顺应时代变局,坚定改革自觉,增强改革定力,2021年11月30日,正式启动省直地勘机构重塑性改革,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构建地质工作新体系河南地质队伍是国家地方地质工作体系的重要力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受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地勘队伍布局结构不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