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握力及躯体活动能力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48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老年人握力及躯体活动能力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患者(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测量骨密度、测量握力、评估躯体活动能力。共235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94人(40%),女性141人(60%)。1.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既往疾病史、血压(BP)、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肌酐(Cr)、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钙(Ca)、血清磷(P)、血清钠(Na)、血清钾(K)、血清镁(Mg)、25-(OH)D3、维生素D、握力、五次起坐试验时间、步速、起立-行走试验时间等指标,比较不同性别组基线资料区别。2.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所有患者第2-4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位的骨密度(BMD)进行测量。根据WHO建议标准,计算T评分,按照T值分为三组:骨量正常组(T值≥-1.0)、骨量减低组(-2.5<T值<-1.0)、骨质疏松组(T值≤-2.5),比较各组间患者握力、躯体活动能力及相关临床资料的区别。3.控制性别、年龄、BMI等相关混杂因素后进行握力及躯体活动能力与骨密度之间的偏相关分析,明确握力及躯体活动能力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4.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纳入可能影响骨密度的所有自变量,确定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所有资料均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使用偏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老年人握力及躯体活动能力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骨密度值的因素。结果: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35例患者,包括男性94例(40.0%),女性141例(60.0%)。其中,男性患者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女性(0.87±0.16vs 0.79±0.14,P<0.001);男性患者的舒张压明显高于女性(81.82±10.31 vs77.84±10.34,P<0.05)。不同性别患者在年龄、BMI、合并基础疾病的比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对象的实验室资料:男性患者的肌酐及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女性(P<0.001);男性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血清磷均显著低于女性(P<0.001)。3.研究对象按性别分组后发现:男性平均握力值显著大于女性(P<0.001);不同性别患者的步速、五次起坐试验时间、起立-行走试验时间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骨量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骨量正常组54例(23.0%),其中男性23例(24.4%),女性31例(22.0%);骨量减低组98例(41.7%),其中男性40例(42.6%),女性58例(41.1%);骨质疏松组83例(35.3%),其中男性31例(33.0%),女性52例(36.9%)。其中,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较大,BMI、血清前白蛋白、25-(OH)-D3、维生素D水平较低(P<0.05)。5.不同骨量患者握力及躯体活动能力的对比:骨质疏松组患者握力、步速低于其余两组(P<0.001);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起立-行走试验时间、五次起坐试验时间长于其余两组(P<0.001)。6.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握力、步速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起立-行走试验时间、五次起坐试验时间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且这种相关性在不同性别的患者中均存在(P<0.001)。7.在控制了性别、年龄、BMI后对握力及身体活动能力与骨密度进行偏相关分析发现:握力、步速与骨密度仍呈正相关;五次起坐试验时间、起立-行走试验时间与骨密度仍呈负相关(P<0.001)。8.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握力、起立-行走试验时间、五次起坐试验时间为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R~2=0.447,P<0.05)。结论:1.老年患者的BMI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在老年人群中,维持一定的体重,保持较高的BMI可能有利于骨密度值的维持。2.老年患者的握力、步速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起立-行走试验时间、五次起坐试验时间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老年人握力降低和躯体活动功能下降可能预示着骨密度值的降低。3.在老年患者中,BMI、握力、起立-行走试验时间、五次起坐试验时间为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老年人群中,适当增加体能训练、进行抗阻运动,增加肌肉力量并改善躯体运动功能可能有利于骨密度值的维持,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害的生防能力及其贮藏保鲜效果,解析菌株的基因特性和次级代谢产物,了解菌株的抑菌机制。【方法】通过抑菌试验确定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利用活体抑菌及贮藏试验探究生防菌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及对青皮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全基因组测序了解菌株XRD006的基因组特征及潜在抑菌
期刊
甘蔗(Sugarcane)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生产的食糖占到全球产量的80%。作为一种植株高大的作物,甘蔗生长较为旺盛,具有较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甘蔗需要的养分较多,主要以钾、氮和磷为主,且钾>氮>磷。但是由于施肥技术体系不完善,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甘蔗产量和品质逐渐下降。因此,为了改善目前的施肥现状、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合理的绿色施肥技术以及新型肥料研发对甘蔗生产
期刊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已经出现新的变化,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对城乡家庭旅游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在微观家庭层面上,利用CFPS三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家庭旅游消费水平存在典型的生命周期特征;我国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的生命周期特征与家庭的人口规模、青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等年龄结构指标密切相关,
期刊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原料作物以及经济作物,保证玉米安全生产尤为重要。玉米生产时,化肥是必需品,“农业双减政策”提出背景下,对于玉米施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推广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减少化肥施量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投入,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本文首先概述了玉米化肥施用常见问题;其次分析了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行意义;最后探讨了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期刊
第一部分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组织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限制性液体治疗比较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与限制性液体治疗对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术中组织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种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患者共90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BMI指数18.5~25.0 kg/m2,ASA分级Ⅰ~Ⅲ级。应用随机数
学位
报纸
目的:评估肿瘤相关M2型巨噬细胞(M2 type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在胆管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探讨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观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蛋白标记物e-cadherin和vimentin在胆管癌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肿瘤相关M2型巨噬细胞在EMT发生过程中的
学位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高龄老年组及中低龄老年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增加对老年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的认识,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87例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80岁)及中低龄老年组(≥65岁且<80岁),对比不同
学位
目的探讨中老年房颤患者的年龄、性别、房颤类型及既往疾病史的临床特点。分析探索中老年房颤患者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危险因素,为房颤临床诊疗及风险评估提供相应的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848名中老年房颤患者,年龄范围为45-99岁,平均年龄为73.18±10.25岁。依据年龄进行分组,中年房颤组157例,占比18.5%,老年
学位
为了解微生物液体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利用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果壳和柑橘(Citrus reticulata)落果配合微生物EM菌剂分别制备液体肥,设置3个浓度(1∶300、1∶650和1∶1 000)淋施,探究不同微生物液体肥对香花油茶幼苗生长及叶片氮(N)、磷(P)和钾(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液体肥处理的幼苗存活率均为96.7%,分别比清水和复合肥水溶液高出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