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数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糜烂,继而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多因素作用下所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包括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两大类。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又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之一。在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呈明显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提前。在过去的20余年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其病理生理基础是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的激活聚集,血栓形成,并有血管痉挛等因素参与。因此,目的在于抑制血栓加重或新的血栓形成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地位已经肯定。但目前临床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指标、血小板功能指标在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具体措施仍在不断地研究和改进当中。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及病变程度之间可能的关系,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36例,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64例和非ST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UA/NSTEMI)组72例,选择同期非缺血性胸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常规、生化、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率等。对符合指针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指定设备、专业人员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血小板计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组低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四项参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脉累及范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升高、大血小板比率升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密切相关,可对鉴别胸痛患者是否为心脏缺血性胸痛提供客观依据,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可作为一项重要参考依据;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则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无相关性;血小板参数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累及范围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正> 《文物》1982年第1期所载"明代天文图墨",有"天启元年程君房制"八字款。按程君房名大约,字幼博,一字君房。传世之墨称出于程制者,赝伪最夥。这锭"紫微垣"即是伪品,理由
期刊
随着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产生并面临着诸多问题。新世纪以来,民族社会工作获得初步发展,成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
村委会选举在中国乡村社会已实施20多年,伴随着选举制度实施的不断深入,全国大部分村级选举已按照既定的法律程序和政策规定执行,然而相关法律和政策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随着3G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人们的阅读方式与资源获取途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之同时,也改变了提
<正> 垣曲县古城镇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1959年以前是垣曲县治所在。古城镇南隔黄河与河南省渑池县相望,东倚王屋山与河南济源相邻,西部为中条山,地处沇河与亳清河冲积而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新闻侵权的官司层出不穷,表明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的确存在不规范之处。看来,媒体要想避免新闻侵权官司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了。无论新闻媒体的侵权是故
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组织,是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由国家机构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而依法设立的从事社会公共服务活动的组织。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
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烟叶作为贵州省主要经济作物,其发展更需要保险的支持与保障。目前,对粮食作物的保险风险区划问题已经得到理论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但对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决定着整个企业的绩效,要提升企业的绩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因此,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一直是管理科学
本文对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的调查内容进行分析,包括污染识别、污染证实与风险评估三个阶段,介绍多种土壤修复技术,如物理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最后对修复技术的应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