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传输速率高的优势,且能够进行快速波束扫描,是无数天线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于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的双圆极化、宽带大角度扫描两大特性更是学者们进行设计研究的重难点部分,科研意义重大。为此,本文的分析研究主要针对双圆极化馈电网络、双圆极化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以及相控阵天线宽带宽角的扫描展开。主要的工作内容概述如下:(1)对卫星通信天线双圆极化馈电网络进行研究。为达到馈电网络小型化及解决网络功率容量不足的需求,设计了两种不同方案。第一,针对卫星通信系统对天线馈电网络小型化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微带线的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该耦合器具有造价低廉、易于加工的优势,并可应用于各种中低频段、对功率容量没有要求的通信设备中。第二,应用更先进的微同轴线工艺设计了一款新型定向耦合器,最终解决馈电网络功率容量不足的问题。该耦合器相较于传统的微带线耦合器,能实现双圆极化馈电的同时,有着损耗更低、功率容量更大的优势。通过设计和仿真,得出其有着良好的性能指标,对复杂环境下卫星通信天线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2)针对相控阵天线在卫星通信领域中的低轮廓和双圆极化的两大需求,对Ku频段双圆极化相控阵天线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多层PCB板设计了一款基于微带形式的双圆极化相控阵,并探索性地选择在多层寄生贴片之间使用低介电常数的介质代替传统的空气或泡沫介质填充。通过开路枝节调节匹配后,天线性能良好、结构更稳固且剖面更低。随后,使用改进型馈电网络的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实现了双圆极化馈电目的,最终组成可实现波束在±45°的范围内进行扫描的双圆极化辐射的8×8阵列。实测与仿真一致性较好,可满足卫星通信双圆极化相控阵天线的要求。(3)对宽带宽角相控阵天线进行研究,设计了一款能够覆盖卫星通信常用频段(12~18GHz)紧耦合相控阵天线,可同时满足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宽带和大角度扫描的需求。实测和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在12~18GHz频带内工作于线极化方式时,可实现±60°的角度扫描;工作于圆极化方式时,可实现±30°的角度扫描。
其他文献
外辐射源雷达是一种利用非合作信号对目标进行探测的双基雷达,其在抗干扰、抗隐身目标、抗反辐射导弹、抗低空突防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在军用与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而关键的应用。在要地防空、机场监视等场景中,对高速机动目标及无人机检测与分类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外辐射源系统结构特性,目标回波信号往往能量微弱,如何在低信噪比下实现对目标能量的有效积累,实现对目标的稳健检测与准确分类成为一大难题。在对高速机动目标检测
学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通信设备广泛覆盖,人们对于高速率通信与实时准确定位的需求日益增大。将定位功能与通信功能进行融合,实现随时随地的数据传输与精确定位服务成为迫切需求,因此,通信与定位一体化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无线自组网的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可在基础设施受限环境下快速组网,提供通信与位置服务,同时结合跳频技术优良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抗截获性能和灵活组网能力,可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因此,
学位
战场环境的复杂性、信息的多样性、状态的多变性,为电子干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认知电子战的快速发展,具备自适应能力的干扰决策技术备受关注。如何在复杂环境下智能地进行雷达工作模式的识别和干扰样式的选择成为当前干扰决策亟待解决的问题。机器学习是一种智能的数据分析工具,本文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雷达干扰决策技术。雷达工作模式的识别是干扰和评估的重要依据,但是新体制雷达的发展,加大了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的难度。为
学位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寿险行业起步较晚,不过我国寿险行业增长迅速,2020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已高达23982亿元。但是从寿险密度、寿险深度来看,我国寿险行业的人均保费收入和在经济总值中的比重都较低。在人口方面,我国人口结构正处在转变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人口政策也由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向全面二孩政策方向转变,这些因素都对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寿险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发生
学位
深度学习发展至今已经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算法网络,最具代表性的算法之一就是卷积神经网络,其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如今常用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环境多为CPU或GPU,巨大计算量带来了功耗及成本问题,因此其实际应用常常面临诸多限制。此外,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变化迅速,新的模型和优化方法不断出现,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结构通常不同。因此,设计一款通用可编程可重构且既能够满足存储和速度
学位
随着现代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物联网设备、个人终端设备等以微控制器为主的产品迅猛发展。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其设计要求也从单一追求有效控制向高性能低功耗兼具转变。由于现代微处理器芯片的复杂工作场景导致的散热、续航问题越发严重,使得处理器芯片的低功耗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论文研究了 14纳米工艺制程下处理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模式,基于Synops ys公司ARC处理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电源域管理系统
学位
雷达散射截面(RCS)作为表征飞机、舰艇等各种军事目标散射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近场测量是目前研究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一个主要手段之一。相较于传统的远场测量和紧缩场测量,近场测量具有测试空间小、捕获信息量大、测量精度高、保密性强、受外界干扰小等优点。尽管近场散射测量技术已有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研究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基于逆合成孔径
学位
随着现代信号处理算法的快速发展,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信号处理算法复杂度逐渐提升,迭代速度日益加快。传统信号处理平台硬件及软件定制化的设计难以适应算法的快速迭代,许多新兴算法应用到工程中需要较长的开发周期,这阻碍了实验算法到工程算法的转化速度;同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信号处理硬件平台面临国外技术封锁的潜在威胁。因此,研究一种可以满足各种信号处理算法要求、可以快速开发部署的国产通用化的信号处理平台软件具
学位
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基于雷达传感器的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问题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雷达工作在对海模式时,接收的回波中由地杂波、海杂波、海面目标回波等各种类型回波组成,十分复杂。为了避免以岛礁回波为代表的地杂波对后续海面目标检测的影响,使后续目标检测处理能够针对海洋区域,提高检测准确率和效率,在对整个海面进行目标检测之前,通过海陆分割算法将回波中的杂波划分为海杂波和地杂波显得十分必要。当前的海陆分割
学位
工业生产过程中,常需对生产工件进行无损检测以检验工件的性能。超声显微检测技术能够利用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显示样品表面和内部的缺陷或分层信息,是一种无损检测的有效方式。随着器件小型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需要检测的缺陷尺寸也越来越小,超声无损检测的分辨率也需要不断提高。为实现微米级缺陷的超声无损检测,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超声扫描显微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实现了超声扫描成像系统的硬件搭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