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内涵建构及实践路径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44106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国与国之间合作与冲突并存,政治、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国内社会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凸显层级化,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政治、思想观念也随之多元化。借助互联网技术,国内外的思想交汇激荡、泥沙俱下,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回归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政治要求,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的切入点,是着力解决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有效载体。本研究提出,新时代的“立德树人”之“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而是指忠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理想、政治道路、政治体制的“政治道德”;“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民”,而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人”。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就是在对学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开展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政治认同教育,为学生建构一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课程环境。为此,课程思政建设应该首先抓住对立德树人及课程思政内涵、目标、意义的准确理解并形成统一认识,以此为基础建立并完善操作性强、资源配置合理及制度化保障的课程思政行动体系。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发现,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如下方面的主要问题:在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论研究层面,我们发现高校管理层、专业教师等对德育之“德”与立德树人之“德”存在混淆的现象非常普遍。虽然相关研究都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展,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新时代”新在何处,新时代对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赋予课程思政什么样的新内涵、新使命,没有凝练出习近平同志关于立德树人论述的时代内涵。在实施层面,专业课教师推行课程思政的自觉性不够;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中层组织架构权责不够具体;部分高校制定的课程思政实施制度分工不细、表述笼统、操作性不强;高校专业课教师缺少系统化培训以及建立课程思政有效评价体系非常困难等等。为了保证课程思政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道路长期稳定的发展,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高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群体,尤其是各高校领导层首先必须统一认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要“立”的是政治方向;要“树”的是大学生群体对党的政治理想、政治道路、政治体制、路线方针等认同,毕业后能有坚定政治立场,学会政治参与的“政治人”。第二,各高校在管理组织架构和实施制度层面要权责细分、分工与落实均要到人,尤其是要在坚持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二级院系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加强课程思政资源保障,如新设“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对教师队伍管理。第三,建议各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专业课教师的指导培训,确保所有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第四,各高校要利用好现行教学督导队伍、学生信息员队伍开展课程思政实施过程评价,要体现鲜明的知、情、行的统一性。最后,通过动态评价,深入反思和持续改进本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形式、内容,在改革创新中解决问题并制度化取得的经验成果,从而使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有实效并得到长期推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
其他文献
随着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移动无线网络和多样化的智能终端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巨大的通信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日益挑战着
“连类而及”是古汉语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指在说到某一事物时,同时提到了与之相关的同类事物的表达方式,而这个同类事物并不表意,只起陪衬作用。通过全力搜集古今学者关于古籍文献中“连类而及”现象的研究成果或相关论述,本文最终确定134个“连类而及”语例,对之进行较为详尽的分类描述,并由此揭示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纠正古籍注解中因不识“连类而及”而存在的讹误。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网络空间的安全面临着诸多的威胁,图像安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混沌系统理论与实际应用的不断发展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越来越多地需要在网络上进行传输,而图像信息常常会涉及到个人的隐私信息、公司的战略利益、政府的军事机密等,因此产生了
推荐系统是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有效方法,核心就是利用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常用的推荐算法有协同过滤、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隐语义模型和混合推荐等,但大部分推荐
传统砂浆与生土墙材之间普遍存在着由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砂浆的干缩率大、粘结强度不足和韧性较差而导致的生土墙和砂浆界面容易出现开裂、空鼓、脱落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更好地保护传统民居,本文从材料的角度出发,在水泥砂浆中添加一定掺量的生土、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和聚丙烯纤维等外加剂进行了生土墙界面粘结材料的研发。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重要成果如下:(1)在生土掺量为20%的界面砂浆中,研究
词向量技术可以将文本中的词表示成低维连续的实值向量。在众多训练词向量的技术中,word2vec凭借其高效和易用性脱颖而出。虽然word2vec已经能够生成包含丰富的语义信息的词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保持线路的平直和平顺尤为重要,桥梁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高速铁路桥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列车的提速运行与轻型化设计,对桥上列车行车安全与舒适提出了更高要求。车体转向架等动力学性能的好坏是影响车辆运行平稳和安全的关键因素。受沿线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高速列车在桥上行驶安全性问题十分复杂,其中横风条件下高速列车过桥安全舒适性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围绕桥上列车在横风下行车安全
近年来,复合板技术的逐步成熟引起人们的大量关注,由于其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腐蚀性,铜/铝复合板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生活用品、电力系统、冶金设备等行业。常见的复合方法有爆炸焊、热轧、铸轧等,在以上复合方法中,复合板界面处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金属间化合物,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硬而脆,使得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大幅下降,因此为了提高其力学性能,亟需研究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机制,从而对其进行厚度控制,减少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输电网络的分布越来越广,其中绝大部分远离城镇且处于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电力线及杆塔长期暴露在野外,会受到持续的风吹日晒以及雷击等,导致电缆线材料老化,必须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因此对电缆线的巡检是保障输电网络正常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目前电力线的巡检主要依靠人工定期实地巡视查看,该方法需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且人员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野外作业危险性极高,人力成本大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