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艺术女神与经济巨人之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伴随着经济体制和文化系统的转型,1990年代的中国文学依旧与时代保持着互动发展的演进状态中,处于与世界的交往对话中,处于与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技术变革的同频共振之中。各种文学成分、文学力量的分化、抗衡以及重组,文学形态的重建、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空间的扩容与转换,以及文学接受与传播方式发生的整体性、全方位的转型等等,构成了1990年代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生成了文学的种种复杂形态。在这当中,作为具有时代标志性质并折射出时代精神走向的重要文化现象——“文学畅销书”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起来。短短三十年间,围绕着文学畅销书的生产、策划、编辑、出版、传播、消费等环节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运作规范和机制,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已经进入畅销书时代。但比照实践状况,关于文学畅销书的理论研究却远远滞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在研究构成上一直呈现出“业界热、学界冷”的局面。如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推动文学畅销书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已成为近年来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内容。绪论部分具体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通过剖析畅销书、文学畅销书等概念和相关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学界对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本研究路线。坚持中西融汇的开放视野,在宏观研究和微观辨析中穿越研究对象本身的逻辑,采取由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以使研究具有明确的现实性、针对性以及厚重的学术价值。第一章立足1990年代独具的历史时代背景和经济语境,从文学畅销书的生产主体、创作主体等方面对文学畅销书这一文化现象的生成进行了相关分析,具体探究了市场化时代的到来与文学的市场化、出版社从“事业”到“企业”的转轨,以及作家身份和生存方式的转变等问题。第二章结合1990年代的中国文化生态,阐释了畅销书与大众文化、媒体文化的紧密关联,探讨了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现状、大众的文学阅读与文学消费、以及畅销书生产中的媒介动力等内容。第三章运用类型学等研究方法,具体分析和概括了1990年代以来文学畅销书的生产类型和运作模式。根据内容指向和话语形态,概括出了回归日常、浪漫传奇、穿越历史等类型,并以畅销书品牌或具体文本为个案,探究了“布老虎”、“狼图腾”、“青春文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畅销书运作模式。第四章以文学史为参照视野,从宏观上探析和思考文学畅销书的经典化抑或“历史化”问题。指出畅销书的繁兴体现着雅俗文学对立的消解以及文学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较好地实现了文学发展史与文学实践对接,还原了纷纭复杂的文学史现象中的真实状态,丰富了文学史叙述的真实性与生动性。同时结合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文学发展的多样性,探求了畅销书与当代文学的冲突与契合,及其“经典化”的可能性与限度。结语部分对新世纪以后的文学畅销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一种憧憬。
其他文献
综述了近年来影响生物医用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部分因素,展望了微弧氧化技术在生物医用钛合金领域的发展。
轨道交通线路净空安全是确保列车平稳、不间断运行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交通线路异物检测技术,重点解决轨间异物和接触网异物的在线识别,能够对列车的安全
针对新型β钛合金,研究了计算法、连续升温金相法和差热分析法测定(α+β)/β相变点温度。根据计算法推算出公式,得出该合金的相变点约为782.3℃,连续升温金相法和差热分析法
<正>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不久,紧接着开展"三严三实"专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如何制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战略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审查大型企业在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与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
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更高性能的密码处理设备.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利用部分并行的脉动阵列结构实现模乘法器的问题,在分析了各类结构的性能结果的基础上,找到性能最高的和性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二维材料,表现出很多新奇的物理特性,从一发现就成为人们研究的最热门领域之一。不同与其他炭材料,石墨烯的物性认识、宏量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器件应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联系方式,应运而生的网络词汇也被广泛使用,并且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网络词汇的使用和教学也开始逐渐被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增加就业、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当今这个知识腾飞的年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学会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新课改理念下的师生互动就是克服传统课堂中的单一枯燥的教学行为,打破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