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及沿海高密度自动气象站多种资料同化方案的对比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SI-3DVAR(Gridpoint 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3 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和FDDA(Four Dimensional Data Assimilation)同化方法在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研究中应用广泛。本文基于华东地区3 km分辨率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和高密度地面自动气象站(AWS)观测,针对一典型复杂天气过程案例,研究了GSI-3DVAR和FDDA同化方法对我国东部及沿海不同地形区域地面AWS资料的温度、风向、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同化效果。结果表明:(1)运用GSI-3DVAR同化地面AWS观测时,背景误差协方差水平相关特征尺度(RHZSCL)的取值较为敏感;为有效改进地面分析场精度,需要选取合适的RHZSCL。GSI-3DVAR采用合适的RHZSCL,分析场相较于背景场地面温度和地面矢量风差(VWD)的RMSE均可减小35%以上。RHZSCL过大会导致温度高、低值中心的影响范围过大,风分析场较为平滑,无法反映出中小尺度环流结构。但RHZSCL过小则会使得温度分析场增加误差,并会导致风分析场出现虚假大风。对于观测分布较为稀疏的海面及西部等地区,需要较大的RHZSCL同化以更好地将观测信息传播出去。观测密度稀疏化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地面温度场及风场所适应的最优RHZSCL皆随着观测密度的增大而相应增大。(2)GSI-3DVAR每小时单独同化方法对模式地面温度、地面风场和地面水汽场的分析精度均有提升。在平缓地形区域的地面温度和地面水汽场的误差小于复杂地形区域;同化后的地面风场相比于未同化试验平滑的风场分布,其分析出了边界层中小尺度环流,并且改善了未同化试验风速偏高现象。(3)GSI-3DVAR循环同化和FDDA同化方法可以提高数值模式的分析精度。整体上GSI-3DVAR循环同化试验在平缓地形区域对地面温度和地面风场的分析能力优于FDDA同化试验,复杂地形区域则反之。各同化试验的地面温度日变化趋势与观测一致,误差小于未同化试验,GSI-3DVAR循环同化主要在夜晚同化效果较好,但稳定性弱于FDDA同化试验;GSI-3DVAR循环同化方法和FDDA同化方法分别在平缓和复杂地形区域的地面风场模拟效果较好,GSI-3DVAR循环同化在复杂地形区域会放大大风区域使整体风速偏高造成误差。在平缓地形区域两种同化方法在夜晚和上午的模拟效果较好,复杂地形区域GSI-3DVAR循环同化试验在夜间模拟的地面风速偏大,FDDA同化方法的改善程度也减弱;FDDA同化试验对于模式地面水汽的改善程度优于GSI-3DVAR循环同化试验。(4)运用GSI-3DVAR循环同化和FDDA同化方法同化沿海地区地面AWS观测资料后可对近海气象场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影响范围集中在50 km以内海域。运用FDDA方法同化后会减小近海海面风速并提高东海水汽值。GSI-3DVAR循环同化试验在观测密度差异较大的陆海交界处会产生风速正负分析增量中心,对于交界处的风场模拟造成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是最显著的年代际信号,评估地球系统模式对PDO的模拟能力并寻找模拟偏差来源,对提升数值模式模拟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参与CMIP6的地球系统模式FIO-ESM v2.0,利用其历史气候模拟试验数据,系统地评估了该模式对PDO的模拟能力,通过对混合层热收支的分析以及对罗斯贝波调制的讨论,分析了该模式模拟PDO的可能偏差来源,得到以下三点结论:首先,FIO-ESM v2
学位
中尺度涡旋是海洋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中的物质、能量、热量等的传输和混合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高度计数据、多卫星融合水色数据、全球漂流浮标数据、海表面温度数据等多源观测资料,对海洋中尺度涡旋的表面和垂向基本特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周围叶绿素的影响作用。首先选取两个特殊海域——孟加拉湾和日本海进行初步分析。孟加拉湾两种极性的涡旋数量相当,在气旋涡的影响下,周围海表面叶绿素浓度可增加约11%,反气旋涡
学位
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具有“三江汇集,八口分流”的复杂形状。悬浮物是营养盐和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和循环起重要作用;悬浮物的时空间分布格局、运移与沉积规律,影响河口区潜在地貌演变;所以研究珠江口悬浮物浓度(Total Suspended Matter,TSM)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环境治理等非常重要。本研究根据年降水量选取了丰水年(2013)和偏枯水年(2020)作
学位
北极海冰对全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是用于研究海冰的主要工具。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WCRP)正在实施第6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它所涵盖的模式代表了当今气候模式发展水平。本文以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Nationa
学位
热带气旋双眼墙(Concentric eyewalls,CEs),又称为同心眼墙,是强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发展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结构特征。双眼墙形成之后往往会经历眼墙置换过程(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ERC),导致短时间内TC强度和结构发生突变,大大增加了TC强度预报困难。本文采用长时间序列机载廓线观测统计对比TC双眼墙在海表和自由大气高度的
学位
受季风驱动,孟加拉湾(BOB)环流呈现出很强的时间变化。探讨这些不同尺度变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当前学界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利用一种深度学习方法——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从卫星高度计观测数据集中提取了BOB海域海表地转流场的特征空间模态与时间模态。典型空间模态呈现了BOB西边界流及其伴随的两个中尺度涡旋的季节转换特征;典型时间模态表明除了显著的季节变化外,在BOB南部海域以及沿岸海域还存在
学位
海风与沿海地区的空气质量、高温天气、强对流的触发以及降水形成等密切相关,对沿海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高度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复杂的地形和下垫面,影响海陆风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高分辨率(1 km)再分析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冬季海风特征,对冬季一次海风过程进行WRF(Version4.2.1)模式模拟,通过设计地形和城市进行敏感性试验探究珠三角地形和城市对海风环流的影响。
学位
中法海洋卫星(CFOSAT)微波散射计采用扇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是一种全新体制的Ku波段散射计。与以往的Ku波段笔形波束散射计相比,CFOSAT散射计(CSCAT)可在不同的入射角和方位角对同一个风单元进行更多独立的后向散射测量,这为高质量海面风场监测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地球物理噪声影响下的海面风场反演带来挑战。对于海面风场遥感,降雨、风场变异性和海表温度等因素是主要的地球物理噪声。其中,降雨作为一
学位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是北极海冰变化最明显的边缘海域。该地区海冰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当地气候、水文环境和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并影响北极的天气和气候过程。为了研究该区海冰的长期变化特征,基于哈德莱中心数据,对白令海和楚科奇海1960~2020年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海冰变化对大气环流等大气强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从1960年到2020年,白令海的海冰范围显著减小,并且在1970
学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计(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GNSSR)是一种新兴的遥感技术。对GNSS-R遥感风速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是该技术从科学研究走向业务应用的必要条件。本文以气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cl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CYGNSS)为研究对象,将时空匹配的欧洲中期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