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倒塌风险的RC框剪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震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防倒塌能力,减轻地震灾害。当前,“一致风险”抗震设防思想成为国际最新动态,对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三水准设防对策和抗震设计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一致危险”的地震动参数是研究建筑物一致倒塌风险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然而我国现行规范给出的三水准地震动参数并未充分考虑地震危险性特征的地区差异,罕遇地震动也不具有统一的超越概率水准。此外,三水准设防提出了“大震不倒”的要求,总体上仍然是一种基于概念设计和工程经验的定性设计方法,缺乏整体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定量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框剪结构在我国中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作为一种双重抗侧力体系能够充分发挥框架和剪力墙两种抗侧力构件各自的性能,较好地解决房屋建筑的抗震需求问题,同时满足建筑功能布局的灵活性要求。然而,目前国内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倒塌能力的相关研究,多以易损性分析和风险评估为主,对地震倒塌风险的影响因素,乃至基于风险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并不多见;同时,现行规范中框剪结构二道防线的设计对策主要基于定性的抗震概念与原则,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也缺乏量化的评价标准。针对上述诸多问题,本文就基于一致危险的三水准地震动参数取值、不同烈度地区框剪结构设计参数和倒塌风险的控制因素、二道防线调整策略等内容开展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影响框剪结构抗震防倒塌能力的主要控制指标和限值,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研制了RC框剪结构基于倒塌风险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基本烈度的不确定性对中低烈度地区建筑地震倒塌风险的不利影响不可忽略,设计用三水准地震动参数取值除应考虑地震危险性概率水准外,尚应考虑不同地区间数据统计的分位概率以及基本烈度不确定性偏差的影响,应适当提高中低烈度地区罕遇地震动参数取值,以使各烈度地区的大震风险水平相对一致。(2)按照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RC框剪结构模型,6度和7度(0.10g)设防时弹性层间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结构整体刚度的富余度较大,抗变形能力强;8度(0.20g)及以下设防时,结构竖向构件截面主要受轴压比和稳定性相关要求控制,配筋主要受最小配筋率等构造要求控制,截面强度有较大储备,抗震安全性能有一定保障;8度(0.30g)和9度设防时,柱截面主要由轴压比控制,剪力墙厚度主要受结构变形控制,墙、柱截面配筋则由规范的验算要求控制,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储备均不大。(3)采用现行规范中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作为倒塌的判别准则,多条地震波输入下框剪结构层间位移角符合极值分布特征,可以采用超越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概率表征倒塌的概率风险。计算结果表明,除9度模型大震的弹塑性位移角超限外,其余模型罕遇地震下的平均层间位移角基本上能够满足要求,但是从概率可靠性的角度,6度和7度(0.10g)模型在规范大震和2%超越概率地震下具有足够的抗倒塌性能,其余模型在2%超越概率地震下的倒塌概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8.5度模型和9度模型的倒塌风险较大。(4)各模型倒塌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倒塌风险主要受结构的刚度、承载能力和延性性能等方面的配置状态控制,具体可采用弹性层间位移角、楼层抗剪需求能力比DCRfloor和延性构造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价;提高结构刚度和屈服承载力的冗余储备,可以有效缓解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发展程度,显著改善抗震性能。(5)结构楼层墙率,即各楼层剪力墙截面的横截面面积总和占楼层面积的比值,是控制结构的弹性刚度和抗剪承载能力的关键技术指标,对于框剪结构大震下倒塌概率的影响显著,而单纯提高墙、柱配筋率对结构整体的抗倒塌能力提升并不显著。(6)RC框剪结构中框架刚度配置相对较低时,强震作用下框架部分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剪力墙便已经严重破坏;在保持结构整体刚度相当的前提下,适度增大框架部分的刚度配置,提高结构底部框架部分的剪力分担比,结构的总体抗倒塌能力会明显提高。二道防线剪力设计值调整措施研究表明,单纯提高框架部分的剪力调整幅度,会显著增加框架梁、柱的截面配筋,但对结构整体的抗倒塌能力的提升幅度有限,且不利于“强柱弱梁”的实现,建议维持规范现有的调整对策不变。(7)采用大震层间位移角的超越概率[P]=10%作为控制准则,研制了RC框剪结构基于倒塌风险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了关键技术指标的量化控制要求,如大震下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不应超过1/180;楼层剪力墙抗剪需求能力比DCRw不应超过10%;首层框架剪力分担比不应小于10%等。(8)按照本文研制的基于倒塌风险的RC框剪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对第三章采用的各RC框剪结构模型进行再设计,并对再设计模型进行预期大震下的倒塌概率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抗震设计方法使各模型的抗倒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以实现不同烈度区的RC框剪结构具有一致倒塌风险的抗震设防需求。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与病理对照结果,为肺部病变病理类型的早期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河源市人民医院从2018年12月到2021年11月接诊且经病理证实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55例,对所有患者术前CT检查征象特点予以分析,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对应的CT征象特点。结果:55例患者中包括5例良性病变,腺体前驱病变患者23例、微浸润腺癌(MIA)患者13例、浸润性腺癌(IAC)14例;腺体前
期刊
传统的索结构理论研究大都基于小垂跨比假定,因此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且结果表达过于复杂,不便于概念设计及工程应用。近年来,由于索结构的建筑形态日渐新颖、复杂,不仅要求结构工程师前期需要从宏观上把握结构性能,还要求建筑师了解结构形态与内力之间的关系,因此构建二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显得十分关键。本文从构成索结构最基本的单索入手,以结构受力机理和形态与内力之间的关系为目标,对单索、预应力单索、索桁架等悬
学位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包裹胰岛对胰岛移植即刻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BMIR)的影响。方法 将经示踪剂标记的MSC与人胰岛放入超低吸附培养皿,间隔0.5 h吹打混匀2次,之后置37℃、5%CO2条件下孵育培养24 h,实现MSC包裹胰岛,并检测MSC包裹胰岛的效果及胰岛的体外功能。体外构建血液循环管型模型,空白对照组加入0.2 m L胰岛培养液,胰岛组加入800胰岛当量未包裹的胰岛,
期刊
螺杆灌注桩是一种桩身上部为直杆、下部为螺纹的组合新桩型。螺杆灌注桩较普通直杆桩具有更高的承载力、更小的沉降以及施工中的种种优点使其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T/CECS 780—2020)中关于螺杆灌注桩抗拔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未有明确,继续按照现有普通灌注桩的方法计算抗拔承载力误差较大,因此需对其展开进一步研究。本文在收集整理螺杆灌注桩和抗拔桩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相关
学位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从以市场为导向逐渐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情感化需求。设计美学与结构工程是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二者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导致认知的差异,在实际生产合作中出现协作困难以及设计多次迭代等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促进二者的交叉融合是工业产品设计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以设计美学与工学交叉融合设计为主线,立足于智能引导设备的生产工艺与设计,面向实际设计生产过程,探
学位
外包内翻U形钢组合梁-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具有免支模、工业化程度高、兼顾钢与混凝土力学性能等优点,梁柱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是框架结构的关键。本文针对外包内翻U形钢组合梁-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分析及理论公式推导,为实际工程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内隔板式节点、贯通隔板式节点与穿心式节点3个不同构造类型的梁柱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基础型梁柱节点)。不同类
学位
目的:为咖啡中多糖成分的研究和天然活性多糖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研究了云南小粒咖啡生豆多糖(GBP)的水提工艺和抗氧化活性。应用响应面法对咖啡生豆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共同鉴定和表征咖啡生豆多糖的结构特点。采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和FRAP法评估咖啡生豆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咖啡生豆多糖水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
期刊
介绍了福建省东南电化有限公司一次盐水化盐水换热器由原先单功能板式换热器换热改造成多功能的夹套式管道气液混合器,既具有换热效果,又集节能、简单、便捷、稳定于一体。
期刊
柔性基底因克服传统硬质基底材料的局限性,因此在电化学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银纳米线(AgNWs)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性等优势,是制备柔性导电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构建基于纳米线的柔性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实现多金属柔性电极的开发、提高电极的性能和实现电极的集成化,对于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柔性树枝状金电极的制备及多巴胺的检测以亲水改
学位
多糖作为一类天然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小粒咖啡是我国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制作咖啡饮品。以云南小粒咖啡生豆和烘焙豆为原料,采用水-碱连续提取法分别从咖啡生豆和烘焙豆中提取粗多糖,并测定粗多糖中多糖、糖醛酸、蛋白质及总酚含量;再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FRAP法评价咖啡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提咖啡生豆多糖(WRP)和烘焙豆多糖(WBP)得率分别为2.7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