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首当其冲,为践行高质量城镇化战略,基础设施势必面临新一轮升级建设,也同时面临巨大的融资需求,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剧增,亟需探索新的资金来源。PPP融资模式可将社会资本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实现公私双方共同投资、优势互补、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因而成为研究及实践的热点。对当前研究内容梳理综述发现:现有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特征的考虑较少。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多少?如何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如何保障PPP项目顺利进行?”为目标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为解决“投资需求多少?”的问题,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特征,有效识别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影响因素,并设置修正因素衡量城市基础设施各系统发展水平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础建设需求。并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投资需求与影响因素的量化关系,从而建立基础设施投资预测模型。其次,为解决“如何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的问题,着重研究了准经营性以及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政府补贴及付费定价问题,借此完善PPP项目融资机制。满足社会资本方的利益诉求,成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后,为解决“如何保障PPP项目顺利进行?”的问题,设计了可在项目运营期间依据项目风险变化进行项目收益分配调整的收益分配机制,在识别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风险基础上;最后引入投入比重、贡献值、任务复杂程度、风险分担量四个修正因子构建修正Shapley值收益分配模型,同时设计可依据项目风险变化及时调整项目收益分配的动态调整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基于多影响因素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预测模型。区别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城镇化率等单一影响因素的耦合关系研究与基于耦合关系的单一因素预测模型构建,本研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率等多种影响因素构建投资需求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以城市基础设施各子系统投资需求特定影响因素为修正因素,有效衡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识别建设需求,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预测模型,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子系统建设顶层设计、投融资决策提供支持。(2)建立和完善了准经营性及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政府补贴及付费定价机制。针对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构建基于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最低补贴决策模型,以及考虑社会资本努力成本和项目效益的最高补贴决策模型,建立补贴区间的概念,弥补以政府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补贴决策带来决策固化、决策空间不足等问题。对于非经营性项目,则主要通过构建考虑社会效益最优以及社会资本效用的政府付费定价模型,来完善政府付费定价机制。(3)提出了基于风险分担的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运营收益动态分配机制。该动态分配方式改变了以往“一锤定音”的静态收益分配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实际风险分担量与实际收益分配量的对等,提升了收益分配的公平程度及灵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