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学的生死观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新道学的生死观》,是在作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新道学理论的框架背景中的人类文化具体问题的专门研究,其理论意义在于从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生死问题入手,通过对古今中外生死理论核心部分的再梳理,力图为人们提供从内在的生命体验之视角所确立的一种科学睿智的生死观,这一生死观对如何真正确立认识生死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生命以及生死的过程、准确把握死亡的巨大人生价值、理解超越生死的历史演进等具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就其现实意义而言,本论文论域所关乎的具体内容,可以使人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相以及生死的真相,对进入生命的内在体验,开发本然智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通过对哲学、宗教概念的再梳理,明确以为,哲学在希腊的本意具有宗教意蕴,特别是在新道学的方法论角度,提出“心灵证据”的主张,以为全文的展开做了学理的铺垫。第二章以传统医学包括内经医学、印藏医学等为依据,从德、气、欲、意四个方面,全面而精要地展示了生命的本相即生命的本质特征,以为生死只是生命的现象,人类具有本然超越生死的智慧和生命能量。第三章以佛教人体科学、西方现当代灵学、超心理学、濒死体验以及佛教中阴学说理论为依据,重点阐释灵魂问题的历史争论和科学证明的内在展开,由此解开生死的真相,并对死亡的巨大价值做了阐发。第四章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首先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的类型分析,系统性地梳理了史前文化生死观的内在转变,这就为今天的人们认识生死提供了历史依据,同时从人类心智功能的角度,高度概括出凡所有人类认识生死的三重心智次第,其归结在于“生而知之”的自我潜在智慧的完满开发,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结束全文,至于如何在实践层面超越生死的初步方法,已经内在性地寓于全文之中。
   论文的创新点:第一,从方法论的角度首次提出“四重证据法”,这是深化人文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种尝试;第二,结合中、印、西的文化精华,为进一步认识生命以及生死开拓了一条可能性的道路,那就是西洋文化应该在濒死体验的基础上重新确立哲学和宗教的体系,以便完成人类精神的再次突破;第三,提出了中国史前文化由“巫教”到“宗教”再到“礼教”的三部曲进程模式的阐释方法,这为历史性地把握人类生死观的内在转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其他文献
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由来已久。直到马克思那里,才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占用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和发展实践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并成为新时期我国
异化,作为一个古老的哲学概念,在历史上曾被多次研究,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都是在纯粹哲学领域里做出的。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人在自己的劳动面前越来越乏力,甚至到了被商品支配的地步。在这样的社会背录下,马克思开始了对现实社会中异化现象的研究,并得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到了二十世纪初,卢卡奇通过对《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研读,得出了跟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非常相近的物化理论,并进而使异化
学位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发现和伟大创造2。在这里,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他们把已经准备好的唯物主义套用进历史领域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历史观)的透彻理解之上,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家的理论的大胆借鉴以及对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实证性研究,从而深刻的认识到了历史进程中的真正的动力、自由的规律和人类发展的真实状态。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就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的发展,离不开实践观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最本质的基础,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不断改造世界、不断改造自我的全部过程,因而实践是社会进步和变迁的动力与源泉。但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科学理性或者工具理性、功能理性亦得到不断的发展,实践的内容以及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我们
学位
科学技术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相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到20世纪40年代,这种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科技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影响力大大增强,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同时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十分突出。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以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受新兴科学理论的引导和高
对马克思早期“社会观”经济哲学视角的研究是基于对马克思早期关于社会思想的系统分析,以呈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基本内涵。在概念层面上,马克思的“社会观”既不同于政治学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与“政治社会”,也不同于社会学视域中的“群体组织”。它首先是从社会本体论的维度对人类社会得以开启之历史根据与历史前提的经济哲学追问;其次,它把历史本体论的维度进行了经济学与哲学双重视角的历史铺展,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
学位
本文着重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主要思想,并以马尔库塞提出的非压抑性生存方式和爱欲解放的思想观点为切入口,结合我国当前“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着力探讨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如何激活人内心深处的驱动力和潜能,如何解放人内在感性创造力,如何使人在“不自觉”和“心甘情愿”的状态下去从事工作,使社会上的每个成员都真心地发自肺腑地喜欢自己的工作,使社会上每个单位部门都欣欣向荣焕发生机,使我
学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及其主要内容。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与凝聚力,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政治思想状况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教育大学生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大众化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研究艾思奇的哲学思想,总结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研究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涉及艾思奇普及、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和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的意义,并阐述了本文选题的切入点和研究思路,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学位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中华民国代替了封建帝国,中国传统价值体系分崩离析,中国知识分子置身于价值多元的混乱年代,精神上的漂泊不定使他们普遍寻求皈依,陈独秀正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他深受18世纪自然科学的影响,在社会的变迁中,尤其在对前期新文化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省后,他重新审视了科学的内涵。他深感,自然科学虽然权威,但终不能解决困扰他的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