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推进机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压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好的应用等离子体射流,本文对等离子体射流的传播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改变电参数,工作气体组分,环境气体组分,观察到了射流推进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奇特的物理现象。本文研究的电参数主要包括输出电压,极性和脉宽,而工作气体除了觉的氦气,还采用了氮气和空气,射流传播的环境气体除了人们通常研究的空气环境,本文还研究了氦气环境,氮气环境,以及氧气环境。接下来的1-3段是改变电参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4、5是改变工作气体成分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6、7是改变环境气体组分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对以下实验现象的深入分析,最终对射流推进的物理机理进行了解释。  1.改变电压导致的射流的随机性。在氦气中掺入20%的氧气,发现当电压低于8kV的时候,射流的产生和推进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而当电压加到9 kV或更高的时候,等离子体射流呈现出良好的可重复性。低电压下射流的随机性可能是因为氧气的加入导致的。因为氧气是一种典型的电负性气体,它可以吸附种子电子。所以加入20%的氧气之后气体的击穿电压大大升高,从而导致了击穿电压和击穿延时的随机性。而升高电压后由于加载了足够的过电压,所以保证了击穿的时间一致性。  2.电压的极性效应。研究中发现当采用正脉冲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呈现出子弹形状,速度更高,推进距离更远。而负脉冲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从喷嘴到电离前端都持续发光,电离前沿推进的速度低,推进距离近。这些现象是由于两种情况下电子的运动方向不同所致。正脉冲时电子向射流通道内运动,而负脉冲的时候电子向射流通道外运动。  3.改变电压脉宽时射流出现分段现象。当脉冲电压的占空比接近100%时,发现了射流推进过程中出现暗区,亮区,子弹传播区的奇特分段现象。通过模拟计算证明这是由于放电之前种子电子密度不同导致的。种子电子密度很高的区域不发光,从而形成暗区;种子电子密度较高的区域持续发光形成亮区,种子电子密度较低的区域等离子体以子弹的形式传播。  4.工作气体为氮气时射流的气流驱动特性。本文通过高速摄影机拍摄射流的动态过程,研究了工作气体为氮气的等离子体射流的推进机理,发现这种射流的推进速度与气流速度接近,从而证实了这种射流的推进是受气流驱动的。  5.工作气体为空气时射流的气流驱动特性及工作模式转化现象。通过高速摄影机研究空气射流的动态过程发现空气射流是受气流驱动的,其推进速度与气流速度接近。并且发现空气射流可以工作在自脉冲模式和直流模式。而自脉冲模式更适用于需要较低的气体温度和较多活性粒子的场合。  6.环境气体为氦气时出现的多子弹现象。将氦气射流置于氦气环境中利用高速摄影机观察射流的动态过程,发现一个脉冲下最多可以产生三个等离子体子弹。这种多子弹的现象只在电压的上升沿产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氧气缺失导致电子的存活寿命变长,所以第一个等离子体子弹产生后大量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回到阳极附近与正电荷复合,所以电极附近电场得以恢复,从而为下一个等离子体子弹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7.环境气体为氮气时出现的羽毛状射流。将氦气射流置于氮气环境下,射流的尖端会出现羽毛状的形态。结合流体模拟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氦气沿径向的扩散有关,同时种子电子和彭宁电离很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章同时还研究了射流在空气和氧气中的传播过程,结果发现氧对电子的吸附性对等离子体射流在轴向和径向的传播都起到了抑制作用。  最后,通过综合分析上述现象及其背后的物理机理,发现电子在射流的推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子由于质量小,是气体放电中的主要载流子,电子密度决定了等离子体的电导率。而电导率则决定了电场的分布,电场的分布又影响了电子温度,并进一步影响了电子密度,从而决定了射流的推进机理。这种作用机理在所有电场驱动的等离子体射流中都有效。通过分析电子在射流中的作用,不仅对各种实验现象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还回答了人们最关注的两个问题:射流为什么可以推进?射流为什么以子弹的形式推进?射流的推进实际上是放电引起局部电子密度升高导致电导率升高,从而使强电场区域发生转移导致的。由于射流暗通道中电子密度很高,所以起到了虚拟电极的作用,而等离子体子弹相当于电极前端的尖端放电,所以射流会呈现出子弹形状。而当工作气体是空气或者氮气的时候,由于射流推进区域无外加电场,所以射流的推进只能依靠气流驱动。
其他文献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但由于风力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造成了对负载供电影响以及对电网的污染,在实际中并网存在的困难也难以很好解决,所以建立一个非并网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将电能储存在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中是有效利用电能的一种方式,以开关磁阻发电机为发电电源,发出的电能通过Boost升压斩波电路输入到直流电网给负载供电,以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作为混合储能元件通过双向变换器
该文对带有二极管辅助谐振换流网络(Diode Auxiliary ResonantCommutating Network,DARCN)的移相式脉宽调制全桥零电压变换器进行了研究.此变换器的主电路较普通全桥PWM变换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具有模块化的结构、优良的谐波特性以及灵活的控制性能,极大地推动了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
脉冲大电流直线驱动装置是一种特殊的直线电机,它的原理是通过电磁力做功,将电磁能转化为电枢的动能,使其获得较高的出口速度,主要应用于电磁发射技术领域。由于其原理和结构简单
该文以研制适应于开关磁阻电机设计、分析和仿真的可视化的工作平台为目标,在电机分析模型构造、磁场分析、性能仿真、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以及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和可视化的软
该论文研究了电力系统对通信系统的危险影响,其主要内容是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在通信线路上产生横向电压的模拟计算,并对通信交换机进行了暂态仿真,提出了保安单元的改
本文以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在RS和GIS的支持下,通过非监督分类以及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定量获取不同时期安达市盐碱化土地的面积,并对安达市盐碱地进行成因分析,
该文对工业过程中广泛存在而又难于控制的问题,即滞后问题进行了研究.把参数辨识和Smith预估控制相结合,形成自整定的Smith预估控制系统.在参数辨识方面,根据继电反馈生成的
磁约束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先进运行状态为高约束模式H模。等离子体转动被认为在H模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如何估计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的发展,许多自动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对电能质量有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电能质量问题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是生产的停顿,给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