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区研发产业竞争力时空演化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类型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成为一国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提升研发产业竞争力增强本国或区域的综合竞争力逐渐成为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本论文结合经济地理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切入,以我国大陆省区研发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界定研发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和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省区研发产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化特征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七章,整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研发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且建立我国省区在1999-2014年的指标体系数据库,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研发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测度。第二部分在各省市综合得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研发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异及时间演变特征,并将我国省区研发产业竞争力分为四个等级的地域类型:强竞争力型、较强竞争力型、较强竞争力型和弱竞争力型。结果显示,北京处于国内绝对领先地位,是中国研发产业竞争力的龙头和“引擎”,并在所考察的四年内保持稳定。上海、江苏、广东位于竞争力的第二梯队,浙江、天津、四川、山东、辽宁、湖北、陕西、河南位列第三梯队。随时间的推移,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竞争力水平差异程度由下降转为上升状态,东部地带内部竞争力水平差异程度由上升转为下降,省区研发产业竞争力不均衡性弱化,西部和中部地带竞争力差异程度分别经历了较小波动增长和下降,总体保持较低水平稳定。第三部分采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综合运用变异系数、Moran’s I指数、G指数、重心与标准差椭圆等方法,选取四个时间断面分析我国研发产业竞争力空间格局特征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研发产业总体竞争力不断增强,东中西三大地带研发产业竞争力呈现梯级差异分布,且竞争力空间格局出现了由东北-西南向南-北方向的偏移,研发产业竞争力重心总体上向北和东部沿海区位发生偏移;研发产业竞争力的空间自相关和集聚特征呈现自我强化趋势;热点区域出现不同程度范围缩小趋势,冷点区发生阶段性扩大,空间格局总体呈现以北京和上海为辐射核心的两大热点核心边缘区和以新疆、青海、四川、贵州为轴线的冷点带,研发产业竞争力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空间锁定性和依赖性。第四部分从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产业创新能力、政策扶持以及地区开放水平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省区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研发产业竞争力时空演化的影响因素。运用驱动因素综合指数和相关性指数方法分析,科技人才、地区开放水平、信息化程度、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构成着我国研发产业竞争力时空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人均GDP和高素质科技人员是影响地区研发竞争力综合得分的最重要因子,二者和研发产业竞争力关联性较大;结尾在总结论文不足之处的同时思考并提出了研发产业竞争力的区域比较和趋势预测的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指导改革开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地位、意义等问题,已予以足够的重视。然而,如何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学风结合起来进行
大量研究认为在注意、情绪等很多领域都存在负性偏向,不同的自我也会有不同的负性偏向现象。Hig-gins将自我分为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现实自我。文章从不同自我的角度出发,探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把握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研究部署2000年党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教授曾经预测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
山西沁水嘉峰煤业有限公司前身为沁水县嘉峰煤矿,始建于1990年,投产于1994年,改制于2006年,是一座村办股份制企业。矿井位于嘉峰村西侧,地处沁 Founded in 1990 and put int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我们的事业面向 21世纪的新形势下,认真做好在高校中发展女党员工作,积极地把一些优秀的青年女知识分子及时地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对充实一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对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提
我国历史上的木版印花工艺——夹缬,在唐宋两代曾经风靡一时,历元、明、清,以单色——蓝夹缬的形式,存传于浙江南部地区,是当地民间的婚用被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蓝夹缬淡
目前我国农业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时期。不论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还是农民就业与生活问题,都依靠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必
循环农业的兴起,是农业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通过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有效解决常规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