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体书法思考 ——以秦文早期隶变为例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体既指不合正体的俗字,也指书法结构的变体,还指一种创作方式。破体书法,古已有之,无论是文字演变现象呈现出来的破体,还是书家有意识地打破书体的界限来进行书法创作,都是对原有字形和书体特征的突破,换句话说,不能以固有的字形、书体特征来概括破体。纵观书法发展史,从书法形态来看,八分书、隶变、简牍都不能简单纳入五体书中。自篆隶楷行草五体完备之后,就有书法家开始破体书的创作,最早的书家是晋朝的王献之,随后历代又有怀素、颜真卿、米芾、王铎、郑板桥、吴昌硕等书法家进行破体书的创作。书法史演变了几千年,五体书几乎成为一个固定的模式,然而仔细想来,未免有些僵化,在书法更多地担当艺术角色的今天,如何从古代书法艺术宝库中汲取营养,并进行新的创造,变成迫切而重要的问题。当然,历代书法家欲求书写自我面目从来未停止过多方探索,但是历史的机遇似乎给今天的书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到吴昌硕融石鼓文进行书法创作,为后人以破体书为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此,有意识的运用破体书的概念进行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书法创作的路径之一。郑板桥是真正运用破体书来创作的一个典型例子,他所创造的风格被世人称之为“板桥体”。晚清至近现代书家,对破体书法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与清代大量汉魏时期墓志碑刻被发现不无关系。而20世纪发现挖掘的大量简牍帛书,其所处的篆隶破体阶段,无疑对当代破体书法创作亦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隶变是篆书向隶书发展演进的过程,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秦文字成为其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世纪出土的秦简帛书,如《云梦睡虎地秦简》、《青川木牍》、《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里耶秦简》等早期隶书展示了战国时期到秦始皇时期隶变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的汉字字体结构以及用笔上呈现出亦篆亦隶的风格特点。笔者将其形成发展过程梳理分析,并对破体前后的文字进行比较,发现其破体成因主要是受历史文化因素、工具材料因素以及书写者身份地位的差异影响。秦国经济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导致对文字的使用日渐频繁,因而出现字形简化现象,加之书写工具开始以毛笔为主,富有弹性的笔豪打破了传统篆书厚重平稳的用笔,出现了波磔笔画,最后,广大下层地方官吏以及书写者不受上层统治者约束,对其进行推广使用使其逐渐发展壮大。以秦文早期隶变为例,根据其古拙性、率意性、抒情性的艺术特征,对破体书法的审美价值进行归纳总结,可得出破体书法是对常规形态的延伸以及传统审美观念的拓展,且作品中能传达出书家对心灵的自由追求。基于对秦文早期隶变的破体探究,笔者将破体书法的观念在自身实践创作中加以运用。以吴昌硕艺术为基,学习其破体书法观念。在字法上,作品呈亦篆亦隶的字体特征,融吴昌硕篆书和早期隶书为一体;笔法上吸收篆书遒劲厚重的笔力,并在行笔中加入隶书波磔笔意,同时,吴昌硕篆书行笔、收笔遒劲有力,收笔的提笔较为明显快速,笔者结合这种用笔方式,在收笔处一改篆书以往的饱满圆润、充实厚劲用笔,变头粗尾细状笔画,使作品呈现庄重不失典雅的特征;章法上融入早期隶书整齐划一的书写特点,并取法吴昌硕篆书中左右上下参差错落的结体特征,篆隶不同字体结构的疏密关系使整体章法在整齐一致中又极具动态特征。此外,吴昌硕书法与绘画艺术相互融合,其大写意花鸟画中的枝、干、叶、石等多采用书法用笔,绘画布局也融入了书法的结体特征,这种不局限于书体之间破体的创新思维方式,对于笔者的书画融合创作产生了新的启示。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德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两国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随着中国政府“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德直接投资数量亦明显上升。然而,在企业跨国和跨部门合作中,跨文化交际障碍频发,因此是否能正确认识并制止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频发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存亡。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中德员工之间的互动视角出发,聚焦于在德中资企业内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运用质性研究
2019年10月,笔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员训练班(部)/高级翻译学院40周年庆典提供中文-西班牙语同声传译服务。北外校领导,学术期刊主编,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国内外各高校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领导和学者,译训部离退休教师、校友代表,高翻师生等300多人参加了庆典。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再现同传任务的真实情景,以释意理论为框架,重点采用该理论三角
社区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日益兴旺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单位。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开展将有助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全面落实,而且也会对群众切身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将有助于城乡基层稳定发展目标能够最终实现。社区治理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理念,其将有助于引导基层社区满足自治发展要求,在有效弥补政府以及市场管理阶段存在不足之处条件下,确保失灵现象得到妥善解决。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
艺术家通过拜师学艺和不断地自我探索,终其一生都是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寻求独特的艺术风格。但这一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它涉及对诸多因素的研究如题材的选择、技法的锤炼以及艺术家文化素养的培养等方面。本文以探索“个性化艺术语言”为目标,以民居题材为内容,总结前人的表现技法,寻求自己的绘画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艺术审美的理解和认知。本文第一章为序言部分,对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研究的现状与创新点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虚拟技术(VR)、区域链等新兴技术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凡是我们目之所及都有它们的身影,每一个现代人类的生活都被这智能化的科技所分割,它们提供我们所喜爱的图像、音乐、甚至生活模式,而我们如同它们的羔羊被圈养在看似舒适温暖的领地画地为牢。然而新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的也仅仅只是便利和智能吗?它们裹挟着美好的外衣操纵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却丝毫没有察觉,我们无可避免的进
译员的口译行为和表现是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并协调了口译活动参与各方的要求的结果。口译质量与口译活动的各方参与者、现场工作条件、口译场景乃至社会文化环境都有关系,因此,对质量的研究适宜采用描写性的研究方法,而非寻找抽象的口译质量标准。王斌华通过平行语料库中源语和目标语语篇际的对比分析,对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现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口译规范。以此为基础,再把口译评价研究在评价参数方面能够交叉验证的成果以
对于美国实施的无人机打击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即并非所有美国实施的无人机打击都是违法的。本文研究的美国无人机打击的违法性,是指美国无人机在武装冲突中,通过违反国际人道法基本原则以及作战手段与方法的方式所实施的打击。无人机是指没有人类飞行员登机驾驶,而由地面无人机操作员远程遥控并参与军事打击任务的航空器。“9·11事件”发生之后,鉴于无人机在军事行动中相较于传统武器的优势以及恐怖主义活动的变化,美国开
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是由法国翻译理论家玛丽雅娜·勒代雷和她的老师达尼卡·塞来丝科维奇共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翻译有三个层次:词汇层次、句子层次和篇章层次。笔者认为,成功的翻译应当是基于篇章层次的,是在对原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重新表达,绝不是词或句的代码转移。好的翻译应求神似而非形似。根据对译者翻译过程的研究,释意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用另一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
语言学层面上的翻译主要是对于“用其他语言替代源语言行文”及“用普通易懂的语言将符号、不易理解的词语及特殊词语等进行改写”两点进行研究。文献综述表明翻译学多以“作者”、“文本”和“读者”作为重点,却很少着眼于翻译中的相关动态变化研究。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基于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学说,该理论提出人类现实中的范畴,并非是根据必要充分条件所规定的古典范畴,而是根据典型事例
据相关统计,冠词在英语词类中数量最少,使用频率却最高,但是冠词使用频率之高,却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即使是经验很丰富的学习者在冠词的使用方面也会出现差错。冠词虽然属于虚词,但其能修饰和限定名词,其与名词词组搭配意义丰富多变。历年来学者们对冠词的研究只增不减,但主要基于冠词的来源,功能,用法和教学等做的大量细致研究,但对冠词的翻译却没有深入分析。对翻译而言,冠词的语用功能不容忽视,正确处理好它也是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