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纳米复合膜的渗氮及渗铬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ai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制备出不同的纳米复合膜,它由纳米晶Ni基体及弥散分布于其中的不同纳米颗粒(包括Cr、Al2O3或CeO2)组成。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Ni-Cr纳米复合膜的热稳定性。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等技术,研究了Ni-Cr纳米复合膜的离子渗氮行为以及Ni-Al2O3和Ni-CeO2纳米复合膜渗Cr层的微观结构和氧化行为。得出以下主要结果:   1.Ni-Cr纳米复合膜热稳定性:   Ni-10.9 mass%Cr纳米复合膜(基体Ni的平均晶粒为60 nm)在10 K/min的恒速升温过程中晶粒长大温度为550℃。TEM分析表明,在570℃时,基体纳米晶Ni的局部区域出现非正常晶粒长大现象,即晶粒不均匀不连续地长大,这与纳米Cr颗粒在基体Ni中局部分布不均有关;与此同时伴随着纳米Cr颗粒溶解的现象,当温度升到590℃时,Ni的平均晶粒尺度达到220 nm,610℃时,Ni的平均晶粒尺寸长大到300 nm左右。   2.Ni-Cr纳米复合膜的离子渗氮行为:   Ni-10.8 mass%Cr纳米复合膜经560℃离子氮化10小时后,形成大约为55μm的氮化层,且分为两层:外氮化层约为50μm厚,细小的CrN颗粒弥散分布在纳米晶Ni基体中,而且随着深度增加,_CrN颗粒变大而数量减少(符合Bohm—Kahlweit’s模型);内层是5μm厚的几乎连续的CrN层。与成分相近的铸态Ni-10 mass%Cr合金(平均晶粒度为30μm)相比,纳米复合膜内的渗氮动力学提高,这是由于纳米晶中丰富的晶界充当了氮向内扩散的快速“通道”,提高了氮的渗透率。硬度测试表明,外层硬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即从表面的7.5GPa下降到6 GPa(距离表面50μm深);内层硬度达到了12 GPa。   随着Ni-Cr纳米复合膜中Cr含量的升高,连续CrN层的形成位置向表面移动,即复合膜由“内氮化”向“外氮化”的转变能力增强,当Cr含量达到30 mass%时,在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CrN。因此,通过调整Ni-Cr纳米复合膜的Cr含量,可获得结构和性能不同的氮化层。   3.Ni-Al2O3和Ni-CeO2纳米复合膜渗Cr层结构和氧化性能比较:   在1120℃下渗Cr4小时后,与镀Ni渗Cr层比较,Ni-Al2O3纳米复合膜的渗Cr层晶粒细化,但其900℃的抗氧化性能并没有本质性地提高。而Ni-CeO2纳米复合膜渗Cr后,渗Cr层不仅晶粒细化,其900℃的抗氧化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这和CeO2起“活性元素效应”而提高热生长Cr2O3膜的抗氧化性能有关。
其他文献
光子晶体是一种对光具有调制作用的周期性介电材料。其光子禁带和光子局域效应在光波传输、光学检测、光学编码及信息存储等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胶体纳米颗粒有序
期刊
本课题根据力学和测试技术的理论及方法,研制了苜蓿侧向力测试装置,对紫花苜蓿在不同喂入量(初始密度)下以不同压缩速度压缩时苜蓿的可压缩性和径向压缩力进行了试验研究,为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EPDM、EPDM/石油树脂二元体系和EPDM/石油树脂/第三组分体系等一系列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的常温、宽温型实用阻尼材料。 通过动态力学分析研
期刊
期刊
目前联合收割机清选过程中,物料颗粒在筛面上的运动及透筛过程,主要以单个颗粒的理论分析与模拟仿真为主,对物料颗粒实际透筛过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对整个筛分过程进行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学的发展已经接近摩尔定律的极限,纳米光子学回路很有希望在未来的通信领域替代电子学回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有机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光子
本文采用炭黑表面原位固相接枝的方法制备了有机小分子接枝炭黑,通过控制炭黑表面有机小分子的接枝率来改变炭黑的表面活性,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炭黑表面活性对炭黑填充天然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