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ong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岩心分析测试数据并结合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B油田长期注水开发条件下储层岩性、物性、微观孔隙结构、润湿性等储层特征的变化,以及储层特征变化前后的渗流特征。同时还研究了由于注入水的不配伍储层结垢状况,及其对水驱油特征的影响。该研究得到初步认识如下:1.储层物性变化根据不同时期的测井资料和室内岩心模拟注水开发实验前后所测的物性对比分析可知,长期注水开发后储层孔隙度整体呈增大趋势,但变化不大;渗透率变化以降低为主,但相对高渗样品渗透率升高明显,长期注水冲刷后储层非均质性增强。2.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变化注水冲刷后储层孔隙组合类型未发生改变,以溶蚀孔—粒间孔为主。浊沸石、晶间溶蚀孔隙有所增加,面孔率略有增大。根据压汞数据分析可知,排驱压力(Pd)增大与减小比例基本相当,中值压力(Pc50)主体呈增大趋势,孔隙结构变化复杂。3.填隙物含量及粒度的变化测井解释和薄片测试都表明,长期注水冲刷后储层绿泥石和浊沸石含量减少。薄片观察发现,实验后绿泥石晶须明显减少;浊沸石溶蚀强度有所增大,通过粒度分析也可看出,粒径Φ>4的极细微粒及粘土质微粒明显减少。4.润湿性变化研究区储层由于长期注入水冲刷,水的自吸速度增加,等渗点含水饱和度增大,储层润湿性向更加亲水方向发展。5.水驱油渗流特征实验后岩心的相渗曲线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注水实验后部分样品的水相相对渗透率呈增大趋势,油相相对渗透率呈减低趋势,驱油效率有所降低,含水率升高较快。水洗后模型水驱油启动压力普遍增大,相同压力条件下驱油效率降低,水驱波及面积减少,主要水驱大通道未发生改变,但出口见水加快,出现了更多的簇状未动用油。长期冲刷使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增强、水湿加强,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6.储层结垢特征及对渗流特征的影响由于注入水和地层水的不配伍造成明显的储层结垢,以硫酸钡和碳酸钙垢为主。地层水和注入水多次混合实验表明,70PV注入量下结垢使渗透率平均降低30%左右;采用矿化度稍高的模拟水进行实验,发现垢晶体首先在大孔道生成,随着混合注入量的增加,渗透率下降明显。储层结垢使储层驱油效率明显降低,平均驱油效率降低7.7%。
其他文献
该文根据摩擦纺纱的形成机理,通过从纤维原料到最后成纱,对成纱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寻得优化摩擦纺纱的途径:即改善纤维在成纱中的伸直平行度.基于这一点,该文在大量试验的基
实验并分析了作为实验用配伍材料,不同质量磺化褐煤、磺化栲胶对磺甲基酚醛树脂质量评价的影响。分析了磺化褐煤、磺化栲胶与磺甲基酚醛树脂相互配伍的作用原理。设计并优选了
时间:2015年7月12-15日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都国际家具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家具展),由成品家具、木工机械、五金配件及原辅材料三大板块构成。随着规模及影响力
AIM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syndrome of giant gastric lipomas, report 2 new illustrative cases.METHODS Literatu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using Pub Med for
该文首先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组成及含量、搅拌速度和进料速度,改进和完善了阴离子型有机硅-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工艺,成功合成了水乳型、适宜作纳米氧化锌分散体系和织物
注空气采油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但空气驱过程中存在的爆炸风险是阻碍该技术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可燃油气爆炸特性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关注的
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决定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吉林振兴”大讨论活动,旨在以解放思想深化我省的改革开放。我们要把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创造好的发展环境作为主要内容,着力
本文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的归纳整理、计算及现场调研,研究制定出经济合理的二氧化碳液化站改造技术方案,从而使该工程在经济、环保、节能等各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益。文章首先对大
有机硅钻井液是大庆庆深气田使用的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较好。随着井深的增加,对钻井液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钻井液体系进行重新评价。本文总结了有机硅钻井液体系的应用情
本文针对任丘油田高温油藏堵水调剖存在的堵不住、有效期短、成本高等技术难题,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为主剂,有机酚醛树脂为交联剂,SL为稳定剂,研制出了高温污水冻胶调剖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