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我院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寻找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探讨中医治未病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更好的防治围手术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9月到2011年3月期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病历共142例,依据病历纳入及排除标准排除病例24份,入选病例118份。入选的118例中30例围手术期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此30例作为病例组,余下88例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和病例组间进行一般情况、既往病史、相关辅助检查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等48个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行秩和检验,然后对其中P50.05的单因素行向后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得出回归方程。结果:1我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25.42%,心血管事件占16.10%,脑血管事件占9.32%。2我院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中医病因病机分为气滞血瘀、肝肾亏虚、气血亏虚、痰瘀互结、阳虚寒凝、风寒湿痹等六型,其中以气滞血瘀及肝肾亏虚为主。3我院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药汤剂的使用率为69.50%,治则分为活血化瘀、补益肝肾、补益气血、化痰去瘀、温阳散寒、祛风除湿等六类,其中以活血化瘀及补益肝肾为主。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术后贫血、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术中有无输血、术中输血量、入室收缩压是否偏高、入室心率是否偏快、出室血氧饱和度是否偏低、围手术’期是否出现不适症状、是否使用中药、手术原因、心功能、年龄、入室收缩压、入室血氧饱和度等19个单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具有统计学意义的19个因素行向后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手术期出现不适症状、冠心病史、术后贫血、中药使用、年龄、入室心率偏快等6个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P5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进入线性回归方程,该线性回归方程为Y(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脑血管事件)=0.152X2(冠心病史)+0.132X5(术后贫血)+0.139X9(入室心率偏快)-0.158X11(中药使用)+0.540X12(围手术期出现不适症状)+0.005X18(年龄)-0.211。结论:1与外院相比,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具有高龄、合并心脑血管系统基础疾病等特点。我院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9.32%,以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塞为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6.10%;死亡率2.54%。2我院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中医病因病机以气滞血瘀及肝肾亏虚为主。围手术期中药汤剂的使用率为69.50%,治则分为活血化瘀、补益肝肾、补益气血、化痰去瘀、温阳散寒、祛风除湿等六类,其中以活血化瘀及补益肝肾为主。围手术期辨证使用中药汤剂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3年龄≥75岁的老年人、既往有冠心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高危及很高危组、每日吸烟>10支或吸烟史>5年、术前心功能≥Ⅱ级等因素为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高龄合并有冠心病,或术前1年内接受心脏手术,或无明确心脏病史但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已发生器质性改变、心电图提示ST-T段改变的患者为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4围手术期患者出现烦躁、胸闷、心悸、胸痛、恶心呕吐、言语及肢体不利等不适,可有效预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5入室收缩压偏高、入室心率偏快、出室末梢血氧饱和度偏低、入室血氧饱和度偏低、术后中重度贫血、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均为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