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不平等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被引量 : 50次 | 上传用户:zxh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调节收入分配政策的实施,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适度缓解,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仍较大。201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近十年的基尼系数,其中,2013年基尼系数为0.473;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为0.61,世界银行发布的2010年世界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44。按照国际上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标准,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较大,在世界上也处于较高水平,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成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思考的问题。国内外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多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工业化、全球化、垄断和权力收益、代际收入传递性等角度展开分析,从教育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笔者认为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个体或群体在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的配给上不平等造成的,其中,教育不平等就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教育是影响个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历史上,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都曾采取改善教育不平等来缩小本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举措,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竞争性和流动性都大幅提高,个体能力和素质在决定自身职业选择和收入水平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此外,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低收入人群占70%的国家来说,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平等,对于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能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教育不平等程度大幅下降,一些以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计算的教育基尼系数显示我国教育已经很平等,但以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来评价的教育不平等却仍然很高,尤其是,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和地区教育发展不平等问题仍很突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教育和居民收入分配在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两者又都是当前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矛盾,因此,本文选择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从我国教育不平等角度探讨其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定量测度教育不平等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作用,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有助于我国教育部门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投资决策,并为相关部门从教育角度制定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统计分析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问题。收集整理了我国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统计数据,通过各类指标数据分析,揭示了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类不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体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和地区教育发展不平等等几个方面。分析时,采用的指标主要有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和办学设施条件、升学机会以及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等,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二、对国内外经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探索教育对个体收入、社会收入分配以及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分析教育对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影响时,采用两期世代交叠模型,构造了包含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函数的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刻画了个体先赋因素、家庭培养教育、学校教育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四个因素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个体间收入差距的产生根源于个体先天能力禀赋上的差距,而后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则发挥了对个体先赋能力差距放大或者缩小的作用。对于天赋较高的个体,如果后天家庭给予其更好的教育培养机会,则将扩大其与天赋较低的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反,对于天赋能力较差的个体,如果家庭能够为其提供较好的后天教育,则可以极大的弥补其先天能力不足的弱势,缩小其与天禀赋能力较高的个体间的收入差距。因此,后天受教育机会是否平等是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构建家庭和政府对公共教育与私人教育的投资选择模型,深入分析了家庭和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选择及其对社会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演变的作用。研究发现,对公共教育投资越多,越有利于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但将导致经济效率损失,而对私人教育投资越多,越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但将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兼顾效率和公平,政府需要对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投资做出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对社会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都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投资于公共教育的资源将越来越多,公共教育质量也将不断提高,最终将有利于促进社会长期收入分配日趋公平。而在公共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中,由于私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大,因此间接加速了公共教育质量的改善。发展私有教育长期来看也有利于社会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三、采用CGSS2006微观调查数据,定量测度了教育对我国居民个体收入的影响。采用多项logit模型,将样本个体收入从高到低按20%人口比例划分为五个收入组群,将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户籍、居住区域、工作行业、工作年限、家庭背景等9个变量列入模型控制变量进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对我国居民收入提升到更高组别具有显著正促进作用,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可能获得的收入水平也越高。但不同受教育程度对个体收入提升的贡献不同,获得初中和高中学历并不会为居民获得中高等及以上收入提供帮助,而取得大专和大学及以上学历则对个体获得中高等及以上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性别、家庭背景、居住地、户籍、工作年限等因素都对个体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四、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指数,并以此指数为基础,建立计量模型,定量测度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在不平等指数构建中,选取了一系列综合反映城乡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构造了全国31个省份2008年的各类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指数的截面数据和包含1999年至2009年全国城乡整体教育发展不平等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先后建立截面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截面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各地区城乡普通小学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平等对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显著正作用,而城乡普通初中教育发展不平等对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都对各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显著正作用,而城镇化水平提高则有助于缩小各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间序列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城乡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教育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显著滞后正影响,滞后1期值系数显著为正,而城乡在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不平等指标无论是本期还是滞后各期系数均不显著,显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没有显著影响。限于数据可获得性,时间序列分析采用的数据样本期较短,不能充分捕捉教育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滞后影响,且前述研究没有考虑高等教育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高等教育多在城市,农村地区较少,因此没有农村数据可供分析),研究结论可能有失偏颇。为此,又进一步以城乡家庭人均年消费支出中的教育支出差距指标做为解释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样本期扩增到29期。在VAR模型滞后期设定检验时,AIC、SC等指标均显示城乡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差距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滞后1期、6期和8期上都十分显著。对VAR模型作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在滞后20期时,城乡教育支出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34.8%,并且此后一直稳定在这一水平上,说明我国城乡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有长期的滞后影响,城乡教育不平等能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扩大。五、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测度了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对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各省市居民收入指标做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收入都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分析我国地区居民收入问题,需要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运用Mantel空间相关系数检验法计算了地区间各级教育经费投入差距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矩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地区财政教育投入总量差距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生均各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却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都高度相关,其中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和普通高中三个阶段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差距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性都高达0.7以上,而职业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生均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差距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稍低在0.5-0.6之间,但统计上也十分显著,说明地区各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能够导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此外,采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空间收敛模型,检验了地区财政教育投入与物资资本投入对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收敛性的影响。各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普通小学和普通高中教育投入能显著提高各地区居民收入,地区物质资本投入差距是导致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更主要原因,我国近年来地区财政教育经费配置模式实际上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区物质资本差距对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其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作用更强。六、考虑到地区教育投入不平等可能会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进而造成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还建立随机面板模型测算了各省市地区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各地区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提高,1999年各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贡献率还普遍为负,平均水平低至-0.223,但到2007年,已经有超过半数的省份贡献率达到0.3以上,有超过1/3的省份贡献率达0.4以上,个别省份贡献率甚至高达0.6以上,当前教育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强劲。但同时,我国各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也十分显著,集中表现为东部和西部地区整体偏高,中部地区偏低,而同一区域内部各省市间贡献率差距也较大。各地区教育投入不平等,也是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最后,总结全文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一些缩小我国教育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却落后于当前经济发展,严重制约着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以及公共资源的合理化分配。政府等公共部
伴随着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我国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世界贸易发展委员会统计,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历来重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2001年入世以来,为了履行入世承诺,我国政府对现行的农业政策进行了根本性地调整,旨在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
<正>美的试图通过亲近雷军来按摩她那对互联网营销早已荡漾的春心,但雷军很可能会趁机摸胸白占了便宜之后甩手走人。为什么董明珠言语之中充满了对小米和美的在技术方面的不
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泥土是其主要原料,通常用手直接捏制成形,属于一种原生态艺术。“泥人李”泥塑是一种附加值较高的易碎商品,泥塑包装相对之前的简易包装已有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外商大量涌入,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被吸引到中国。国际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参与到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扩大,开发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突显。面对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如何认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形势,协
甲骨文“来”和“翌”是卜辞中用来表示将来时间的两个词,二者为近义词,有相似之处。但细分之,二者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即在表示将来时间远近上的不同。通过详细地搜索相关卜辞材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可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大型透平式压缩机是天然气运输与液化、石油裂解与冶炼、煤液化、化工生产与钢铁制造等
研究目的:本次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其中治疗组在普通针刺之后使用自粘导电橡胶片治疗,此为两组存在的唯一变量。因普通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存在疗效上的局限性,而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