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舟曲泥石流报道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123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灾难始终不可避免,每一次灾难的发生都会造成重大伤亡,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乃至生存,因此灾难成为新闻传播中引人注目的报道对象。在媒介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受众和信息的传播者是相互独立的,传者单向传播灾难新闻,受众通过信息渠道了解周围或远方的环境,但是受众了解信息渠道的有限性决定了他们意识或体验到得环境和现实环境是有差别的。随着各种媒介的兴起,各种媒介信息相互交织,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说受众了解的渠道和信息内容增多,但是大众媒介传播的环境仍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加工、重构的环境,也就是李普曼在《舆论学》中着重讲的“拟态环境”。  我们知道“拟态环境”是与传播相伴而生的,具有不可避免性。人类传播过程当中必然要受到传播者的认知机制、符号特性、传播媒介及传播过程宏观控制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必然导致传播过程中编码的结果不完全等同于现实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偏离。那么在灾难新闻中“拟态环境”同样具有不可避免性。  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提出以下问题:灾难新闻在报道建构了什么样的环境?怎样建构“拟态环境”?在建构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怎样提高环境的真实度?  为了解答以上问题,本论文选取了《新京报》和《人民日报》这两大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媒体,探讨媒介灾难报道对拟态环境的建构问题。我们知道自从媒体出现以后,人们基本上是通过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媒体有主动权去选择哪些内容需要报道、怎样报道、以什么形式报道,也就是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进行环境建构。所以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新京报》和《人民日报》对舟曲泥石流报道,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关键字、报道形式等方面总结两大新闻媒体向受众提供的灾难拟态环境。并以此报道为例,总结大众媒介在构建拟态灾难环境的报道中表现出的一些进步。  但是在灾难报道中也出现了一些背离社会真实的现象,论文提出了这些现象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2001年,北京郊区一栋建筑登上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却令中国建筑师们不以为荣,反而议论纷纷,至今不绝.这栋建筑就是著名的天子大酒店.它以"福禄寿"三星为基本形象,高41.6米,10层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们的思想变得多元化,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也随之有了显著提高。促使我国全面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在于中国
在工程建设领域,违约、发包人拖欠工程款、工程担保失控等法律风险屡见不鲜,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名誉损失。如果有足够风险防范意识和到位的防范措施,风险可防可控。违约
期刊
今日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认识这一生活环境,而又能引领我们走向新世界的,则是威力无比的传播文化。从人类“语文”时候开始,“传播文化”就已萌发,源远流长,推波助澜,对社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话语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资源的局限性,话语权被过分集中。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受众在信息传播的格局中产生了巨大的裂变效
期刊
期刊
网络时代,新媒体异军突起,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冲击。随着社交化媒体影响力的扩大和网民数量的激增,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一起成为公民获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