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戊二烯阴离子聚合及产物微观结构调控

来源 :湖南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戊二烯(PD)是石油裂解C5资源中重要二烯烃,聚共轭二烯烃的微观结构对其产品性能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对间戊二烯的结构调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阴离子聚合方法详细考察了新型四氢呋喃基调节剂、新型双锂引发剂及苯乙烯类共聚单体等对间戊二烯聚合动力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环戊烷溶剂中正丁基锂引发间戊二烯聚合,考察新型四氢呋喃基结构调节剂对聚合动力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螯合环醚类调节剂对间戊二烯聚合速率及微观结构调控效果为四氢糠基乙基醚(ETE)>四氢糠基丁基醚(BTE)>四氢糠基苄基醚(BYLTE),并且当ETE/Li比例提升至0.5时,聚间戊二烯1,2-结构含量从14.1%提升至34.8%,分子量分布由1.36降至1.18。另一方面,三类双螯合醚-胺类调节剂对间戊二烯聚合速率及微观结构调控效果大小为:N,N-二甲基四氢糠胺(DMTHFA)>N-四氢糠基吡咯(THFP)>N-四氢糠基哌啶(THFHP),当DMTHFA/Li=0.5时,可使聚间戊二烯1,2-结构的含量升高至35.9%,分子量分布由1.36下降至1.20。(2)采用自制双锂引发剂Li-X-Li(含THF/Li=1.5),在环戊烷体系中考察其对间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新双锂引发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引发活性,能较大幅度提升PD聚合速率,聚合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聚合反应活性可控程度佳((?)<1.20)。在PD/IP共聚体系中,IP比例的增加使得反应速率显著提高,对比三种不同碳链长的双螯合环醚类调节剂(四氢糠基乙基醚(ETE)、四氢糠基戊基醚(ATE)、四氢糠基己基醚(HTE))的调节效果,发现ETE调节聚合速率及微观结构效果较佳,当ETE/Li=0.2时,使聚合物中的支化度由26.7%上升至32.5%。对比N-四氢糠基吡咯(THFP)、双四氢糠丙烷(DTHFP)、N,N-二甲基四氢糠胺(DMTHFA)三种醚-胺双螯合类调节剂,发现DMTHFA调节速率及微观结构效果较好,当DMTHFA/Li=0.2时,可使聚合物中的支化度由26.7%上升至40.8%。利用IP共聚策略和新型四氢呋喃基调节剂可以获得更高支化结构含量的聚间戊二烯共聚物。(3)基于间戊二烯特殊的二元交替策略,探究了间戊二烯(PD)-苯乙烯(St)-1,1-二苯基乙烯(DPE)三元聚合动力学及微观结构,系统考察了共聚单体比例、聚合温度对三元共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结构单元A[St|PD]、B[DPE|PD]、C[St|DPE]可视为共聚合中聚合单体,依据共聚活性差异可定向嵌入至三元共聚物中。通过动力学实验测定Ea值大小:A/B>B/C>A/C共聚体系,NMR数据验证三元共聚物中苯乙烯类单体和间戊二烯微嵌段被抑制,整体交替程度极高,间戊二烯1,4-结构含量超90%。DSC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通过共聚单体比例调控,GPC数据显示三元共聚合过程具有明显的活性可控特征(分子量可设计且D<1.12)。
其他文献
<正>2022年4月15日,厦大谢素原院士、袁友珠教授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将C60作为电子缓冲剂改性铜基催化剂,打通了从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常压加氢催化技术难关,完成了在近常压和低于200℃的条件下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规模化试验。
期刊
天然产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在药物发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吴茱萸碱是一种从植物吴茱萸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生物碱。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对吴茱萸碱进行结构优化发现了系列具有高抗肿瘤活性的衍生物。但是,由于化学合成上的限制,吴茱萸碱N14位的修饰改造仍有待探索。本课题组前期成功发现一种吴茱萸碱简明合成方法,并通过设计合成系列衍生物发现N14位苯基取代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
网络信息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推动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无线台在获得新的发展的同时,其网络与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不利影响。广播系统安全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广播电视无线台系统中网络与信息安全度的提升。为更好地实现广播电视无线台在多媒体时代的新发展,有关部门应重视对相关信息技术工具的掌握与运用,并在实践过程中采取措施来应对网络信息与安全问题。对此,以四川广播无线台为例,探
以Vc和水溶性VE(Trolox)为对照品,测定罗非鱼皮胶原蛋白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多肽对4种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清除作用,罗非鱼皮胶原蛋白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56.31
在格萨(斯)尔史诗及音乐的文本生产过程中,口头音声文本的生成并非只仰仗现场语境中的临场发挥,对于技艺尚不娴熟的史诗歌手而言,预先的储存与准备至关重要。在口头与书写双重媒介信息交换的互动机制中,通过对蒙藏格萨(斯)尔歌手的研究,我们发现,即兴创编的口头史诗音声文本不仅是人工声音产品,而且包含了多重文本间的引用和交互阐释关系,以及文本生产的动态转换过程。史诗演述的口头创编之所以以套用为应用法则,能在演
膜污染一直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稳定运行的难题。试验研究了浮球填料的加入对好氧管式膜MBR工艺中膜污染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生物载体的加入能够显著减缓膜污染。与没有生物载体的MBR相比,载体填充率达到40%时可使滤饼层阻力下降约60.7%,孔堵阻力下降约90.6%,单周期运行时间延长约83.3%。机理分析表明,载体型MBR中悬浮污泥粒度明显增大,不可逆膜污染主要组分溶解性胞外聚合物
古筝,作为一件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常常被广泛定义为传统五声性乐器,七声弦制筝乐的改革对之有了明显的突破。在此改革过程中,蕴藏着改革者和研究者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立足于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本位”(emic)的变化动机、变化过程与结果。其中,从筝乐弦制的革新到定弦的创新,离不开演奏者、作曲者与改革者共同的努力。它为表演者对乐曲的需求增加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新的方向。七声弦制筝的出现也对演奏领域产生了一定
报纸
研究背景: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在肺癌中占比近85%。研究发现,醌氧化还原酶(NQO1)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依赖辅酶NAD(P)H催化一系列醌类化合物还原为氢醌,具有独特的生物活化醌类化合物的特性,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潜在性分子治疗靶点。3-甲基吲哚醌靶向激活型前药以3-甲基吲哚醌作为NQO1酶的良好底物,能够在细胞内被NQO1酶专性催化,继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正>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其最有价值、最广泛的数据是(企业或个人的)个体行为数据。然而单个个体的行为数据无法衡量其价值(甚至可以说没有价值),个人基本不能在行为数据的价值开发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如果也没有体现公共利益,就会导致个体对任何形式的行为数据开发利用持反对的态度;另外一方面,202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充分实现数据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