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森林次生演替中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保护机制研究——以长白山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kp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化带来大气CO2浓度上升并导致全球变暖,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重要的地带性植被,由于大片原始红松林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逐步恢复过程中的温带阔叶次生林。当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次生演替逐步恢复的时候,森林土壤也会随之作出相应的变化。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有机碳最重要的物理保护因素,在森林系统碳固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湿筛,超声波物理外加能量法、冻融培养、分粒级恒温培养培养等方法对长白山白桦——红松演替序列的7个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各项特征进行了相应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对长白山地区团聚体筛分方法进行修正并最终确认最佳时间为浸润10分钟并筛分10分钟所得结果最为稳定可信;   (2)由干扰破坏导致的森林生态系统及土壤生态系统退化所引起的土壤有机碳流失将会随着次生演替的深入而逐渐恢复。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受演替过程影响显著。团聚体平均粒径质量随演替的进行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形式。除阔叶红松老龄林外,不同粒级团聚体内有机碳浓度随团聚体粒径的上升而下降。团聚体内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白桦成熟林到阔叶红松成熟林三个阶段土壤团聚体碳氮比高于其他阶段;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碳含量随着演替的深入逐渐下降,不同演替阶段矿质态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并且随着演替的逐渐进行,矿质态有机碳数量及所占比例都在逐渐增加,直到阔叶红松老龄林阶段,出现下降;   (3)森林大团聚体抗物理外力分散能力非常强,并且其抗分散能力随演替的逐渐进行呈显著上升趋势;   (4)土壤团聚体及其内含有机碳稳定性在冻融过程中受到冻融次数、演替阶段以及含水率影响差异显著。白桦成熟林阶段土壤团聚体在冻融循环中表现出了最高的稳定性。原位实验得出秋冬季冻融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整个冻结阶段对团聚体的影响显著,春季冻融对团聚体的影响显著,而当土壤被雪覆盖后,土壤团聚体含量均出现了显著的上升;   (5)分粒级团聚体培养中CO2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团聚体呼吸速率与粒级成正比;团聚体加权呼吸速率随着森林演替的进行呈单峰型变化;由崩裂速率得出,森林大团聚体稳定性都较强,大部分团聚体崩裂率都随着粒级的下降而下降;团聚体崩裂速率受演替影响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将总场-散射场划分技术(TSFD)应用到三维有限元方法(FEM)中对小规模天线阵列结构项电磁散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体激励方法在总场区强加平面波,相对于传统的惠更斯面积分
H.264是在网络技术和视频业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讯联盟组成的联合视频小组开发的。与原有标准相比,H.264提出了许
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
随着嵌入式SRAM在SOC应用中的需求不断加大,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缩短SRAM的设计周期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随着SRAM需求量增加并呈现多样性的要求,快速高性能的SRAM建模技术
本文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越冬幼苗全年季节变化下的光合特性、荧光特性以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如下:两组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本研究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GA0602经化学诱变获得的小麦诱变系M3代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诱变前后小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变化,进而鉴定出具有优良抗盐性的诱变系;同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从蛋白质水平研究了盐胁迫下诱变前后小麦蛋白质表达丰度的变化,解析优良诱变系的盐胁迫应答蛋白的功能,为揭示诱变系耐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获得了以下实验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木连典型喀斯特白云岩峰丛洼地小流域为景观单元,基于规则网格取样(80 m×80m),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方法分析了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163个表
太赫兹波是处在电磁波谱中红外与微波之间的一个频段。超快激光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为其产生提供了便利,因而推动了它发展,也使得太赫兹光谱技术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研究热点。太
学位
本研究采用LI-8100土壤CO2通量测量系统,对山西太岳山马泉林场不同疏伐强度的油松人工林幼龄林连续两年生长季土壤总呼吸速率、土壤分室呼吸速率及5cm深处的土壤温、湿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