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合并肝损85例临床资料及中医证治规律分析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甲亢合并肝损患者肝损原因、程度、类型、及相关用药情况;探索中医证治规律,为进一步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2011年省中医院甲亢合并肝损的病人85例,男26例女59例,运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住院率,肝损程度: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K)、r谷胺酰转肽酶(r-GT)、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Tbil)、中医证型、中药使用情况及证治规律。结果:1.4年间甲亢合并肝损的患者占同期甲亢住院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从2007年7.4%上升为2011年的19.8%2.临床回顾性分析提示:心肝火旺型、阴虚阳亢型、痰火内扰型是甲亢合并肝损常见证型,分别占55.29%、29.41%、15.29%,85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1.56天,经过中西医治疗后心肝火旺证型复常天数为9.24天,三组证型中痰火内扰型ALT、r-GT、TBIL升高最明显P<0.05,中医症候积分方面,心肝火旺型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最明显。3.肝损变化情况: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组平均治疗天数为9.45天,单纯西药组治疗平均天数为11.67天,甲亢性肝损平均治疗天数为8天,药物性肝损平均治疗天数8.5天.在平均天数方面中药组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4.对71例服用中药的患者进行临床常用药统计:夏枯草、茯苓、黄芪、连翘、白芍、甘草、浙贝母等,用药统计频率的统计顺序显示:清热类>补虚类>利水渗湿类>化痰类>理气类。结合方药及使用类别,统计结果提示: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利水渗湿大的使用占据重要地位。5.甲亢性肝损与药物性肝损的特点:甲亢性肝损组ALT、AST均高于药物性肝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甲亢性肝损较药物性肝损相比,以肝系酶谱升高为主,药物性肝损组ALP、r-GT、TBLL均高于甲亢性肝损组,P<0.05,提示药物性肝损主要以胆系酶谱升高及胆汁淤积为主。结论:1.肝损成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其治疗过程中常见合并症之一,以药物性肝损最重,以甲亢性肝损最常见。2.甲亢合并肝损中“心肝火旺”证最为常见,如在常规抗甲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可改善肝损程度并可缩短治疗时间。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拱桥作为一种颇具中国特色且在大、中跨桥梁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桥型,在我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历史较短,以致目前国内尚未出台完整的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迅猛增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节能减排受到政府重视。重庆市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在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迅猛发展,并已取得良好成效。但是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生了许多审计诉讼案件,提示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应予极大的重视
如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是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轨迹,探讨了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的意义,并在此基础
<正>国内对于姜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是针对挥发油,而对除去挥发油后的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研究尚未见过报道。由于缺乏标准品,药典中有关干姜药材和含有姜的中成药制剂,均无
会议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内蕴证)的患者设计分成治疗组(口服加味定喘汤)和对照组(口服喘咳宁片),观测两组患者的体征、症状,及中医次症和主症的严重程度进行研究与
研究目的:通过采用甩针挂钩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证明甩针挂钩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是治疗面瘫的有效方法同时能较好的改善面瘫患者的口歪症
目的:通过观察肛痈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肛周脓肿的西医分类及中医证型、发病季节、有无合并其他肛肠疾病)、诱因(吸烟、饮酒、大便情况)、住院治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就是通过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配置趋于优化、通过技术进步实现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2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骨不连患者行PVP和PKP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