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径向风资料同化对登陆台风数值预报的改进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ongk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值模式、资料同化手段的不断发展,热带气旋(TC,对西北太平洋海域又称台风)路径预报水平不断提升,但其强度特别是登陆过程的精细化风雨预报仍是国际难点问题。由于我国仍未开展业务飞机观测,岸基雷达是目前唯一可以对登陆TC内核精细风场和云微物理结构进行高时空分辨率观测的手段,有效利用我国沿海雷达观测资料是提升登陆台风预报的重要手段。现有雷达观测资料同化方案在一些TC个例研究中表现出了优秀的改进能力,但雷达资料对模式的改进敏感区仍不够明确,现有成熟的雷达同化稀疏化方案在应对TC天气系统时也有其固有缺陷。本论文以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同化改进登陆TC的强度、风雨预报为主线,针对TC不同区域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有效性、雷达稀疏化方案等开展研究。最后将这些技术进行集成,建立快速更新的台风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并对系统进行批量试验检验,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对提升我国台风精细化风雨预报发挥重要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针对台风内核和外核区域雷达观测同化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4kt风圈半径内、外的观测资料对TC“莫兰蒂”(2010)同化分析和预报均有正贡献。但内核观测对于“莫兰蒂”初始位置、强度改进效果更明显,而外核观测对于南侧外雨带结构改进优于内核资料。进一步,发现虽然内核资料仅占总数20%左右,但其对TC位置、强度的分析效果较同化全体资料更优,预报误差也更小。对于TC眼墙处降水预报,仅同化内核观测试验与同化全体资料预报水平相当,同化外核资料预报评分低于同化内核资料;对于雨带处降水,同化内核、外核资料预报水平相当,预报评分整体接近同化全体资料。综上,内核观测是改进TC“莫兰蒂”分析和预报的关键区域,雷达资料同化对台风初始位置、强度和降水预报的改进主要来自内核区观测资料贡献。针对雷达资料,本文发展了新的雷达资料空间均匀稀疏化算法(ESTM),该方法通过引入模式网格空间,将雷达观测投影到与模式分辨率相当的水平网格内。相比于广泛采用的径向空间稀疏化算法(RSTM),在资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解决了雷达站附近资料过剩问题,加密了TC内核区资料,避免了RSTM中额外平均误差的引入。经过TC彩虹(2015)的个例对比试验,发现ESTM方案在TC内核区域增量更大,同化后对彩虹强度和位置的分析误差更小,TC结构更加合理,RSTM方案在雷达探测边缘及之外区域的降水空报问题也得到了改进。随后,通过2017年全年8个例批量验证后发现,ESTM同化后平均登陆位置误差比不同化下降了33%,强度误差在登陆后12h范围内降低了25%左右。对于TC登陆后极端降水量(80mm/3h)的ETS评分相比不同化提高超过100%,相比RSTM方法同化有显著进步,ESTM同化方案对预报的改进有较好的普适性。在雷达资料有效性同化的试验以及雷达资料稀疏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WRF数值模式和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案,本研究建立了台风快速更新短临预报系统(TRANSv1.0),并在台风预报业务中得到应用。TRANSv1.0系统通过同化岸基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观测,从TC进入雷达观测网开始逐小时更新循环起报,每次预报12h。经过2020年全年6个登陆TC实时预报的误差检验,发现TRANSv1.0路径预报误差为42.8km,平均强度误差为4.4m/s(4.5h Pa),具有较优的路径和强度预报能力。对于2020年登陆及影响台风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12h降水预报评分分别为0.66、0.50、0.42、0.29、0.23和0.17。相比于目前业务参考的模式,TRANSv1.0模式在暴雨、大暴雨预报中有优势,具备特大暴雨的预报能力。填补了现有业务模式对于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预报能力缺失的问题。对于大风有好的预报能力,对6-10级的阵风预报的绝对误差不超过6m/s。该系统预报产品滞后35min-1h发布,经过国家气象局预报司批复,现已业务运行,产品多次在中央气象台天气会商决策中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提升使其对自身健康和保健也愈发关注。随着医药产业的整合和卫生体制改革,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内需式增长难以适应市场趋势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我国不少医药企业通过外延式并购向外扩张,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达到"1+1>2"的效果。本文通过华润三九和圣火药业合并的案例来分析其并购动因,以及前后财务效应状况,希望通过此次并购案例研究为我国医药行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 BA)(即黄杆菌毒素A)是由椰子假单胞菌(Pseudomananscocovenenans)产生的一种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从三十年代起,国外对该毒素的理化性质、化学结构及毒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1977年,从我国东北地区酵米面中毒样品中分离的一种新的食物中毒菌——酵米面黄杆菌(Fla-vobacterium farinofermentans no
期刊
强对流天气,包括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龙卷等,常常伴有闪电,由于其时空尺度小,其精准预报具有极大难度。目前,强对流预报主要依靠基于观测数据的外推方法、基于数值模式的“配料法”等方法,预报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随着中小尺度观测网络和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HNWP)模式的不断发展,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都是发生在热带的大尺度海气耦合不稳定现象。本文基于尺度间相互作用的思想将高频海洋波动进一步分解为基本态和异常部分,通过诊断异常部分结构和热通量的年际尺度统计特征,揭示了海洋开尔文波受低频背景调制并产生年际尺度热力反馈的具体物理过程和机制,并归纳
地形区降水为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影响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影响着周边的水文和农业。为深入理解西北复杂地形区降水特征及其与地形的关联,本文利用台站逐时降水资料、高分辨率卫星产品、再分析资料,开展了降水的小时尺度精细化特征分析,并对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估。首先,综合运用一系列针对小时尺度降水特征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平均态、降水强度-频次分布、降水事件的持续时间、降
随着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卫星资料的大量释用,热带气旋(TC,西北太平洋又称台风)的整体的路径、强度预报水平逐年提升。对于快速增强这一特殊的涡旋强度变化,以及云微物理过程在其中的作用是仍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之一。同时,由于现有的中尺度数值模式中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不确定性,直接使得TC的降水预报,特别是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预报能力尚待提高。本论文以台风中的云微物理过程特征及其演变机
本文从地面气温的日际变率和相应的大尺度环流型切入,基于逐日气象观测、再分析及模式模拟结果等数据集,通过采用新定义的冷暖急转事件指数、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算法以及气候变化分离法等方法,分析1961-2018年期间我国冬季区域极端冷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研究表明,影响我国极端冷事件的大尺度环流型分为四种类型(S1-S4型),其中S1型的位势高度正异常中心靠近乌拉尔山地区而其负异常中心位于
青藏高原位于副热带地区亚洲大陆中东部,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可以影响高原上空及其邻近区域的大气环流,同时也可以激发亚洲-太平洋涛动遥相关,调节着热带ENSO的发展,这说明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对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有一定的影响。在青藏高原热力驱动下,大尺度的大气水分循环构成了一个持续的青藏高原“亚洲水塔”,进而调节着区域和全球的水循环。青藏高原加热
“水汽模”理论是当今解释MJO东传的最流行理论之一,许多研究对垂直积分的湿静力能(Moist Static Energy,MSE)和水汽(Column Water Vapor,CWV)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并且大多使用的是再分析(Reanalysis,RA)数据。然而,RA产品间有很大差异,较少有研究对比多套再分析数据的水汽收支差异。本研究分析和比较了六套现代RA的MJO-MSE和CWV收支。揭示了
从基本功能来说,交互设计作为一种将人与人、设备、信息之间连接起来的桥梁,用户体验都是其设计的核心关注点。交互设计主张从人的认知角度来思考问题,交互与人各个感官特征的结合就是其关键所在。本课题以用户体验为切入点,以交互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仿生设计“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从信息传递、交互操作、情感体验等方向进行研究。探索仿生设计能够对信息传递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将仿生设计更好地运用到交互设计中,提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