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汉照应衔接对比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时间以来,句子被认为是最大的语言单位。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韩礼德和哈桑出版了《英语的衔接》一书,语篇层面的研究,尤其是衔接和连贯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在国内近二十年的对比研究中,虽然对中英文的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数量众多,但是单独就照应衔接这一特殊的衔接方式的研究却不多见,尤其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语篇的对比分析更是屈指可数。通过在数据库中搜索可见,对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某篇具体文章的特定的衔接手段的系统研究至今尚未有人尝试,本文的研究旨在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本文就是应用了韩礼德和哈桑的这个具有权威性的并且实践性非常强的理论中关于指称衔接的理论对中国的古典文学语篇《红楼梦》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手法,对《红楼梦》及其英译本中的各种指称词的用法的异同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对比研究。本文首先大体介绍了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中的指称衔接部分的理论框架,将语篇、衔接和衔接手段等基本概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然后介绍了照应的概念及分类,并且分别介绍了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构建了本篇论文的一个理论框架。由于本文是对比研究型的文章,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汉语,因此作者也引用了对汉语的衔接特征进行过深入研究并且研究成果得到大家的普遍接受的胡壮麟教授的理论作为补充。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本文的第三部分,也就是主体部分,援引了原著及其英译本中的大量的实例分为三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英汉语篇中人称照应词的使用的异同进行研究,并发现了汉语中人称照应词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零式指称词的大量运用而英语在人称照应衔接的使用上是以第三人称代词的频繁出现为特征的。而在第二部分的指示照应和第三部分比较照应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了英语语篇中的”that”和汉语中的“这”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this”和“那”。第三部分是针对比较照应的分析,发现在总体比较类中,英汉语篇具有相同的表达方式,而在具体比较中,英语主要是通过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来实现的,而汉语中则没有这种结构,但是通过一些结构的结合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比较功能。总之,本文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作品中的照应这一有效的衔接手段进行了一次颇有成果的尝试。
其他文献
商务谈判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对供给者或需要者进行经济交往的谈判。因此,谈判成功与否,公关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研究商务谈判不可能不研究公关实务。 一、迎接 迎接
在斜拉桥的梁、索、塔三要素中,桥塔对整个桥的景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简要介绍了多多罗大桥设计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桥塔、斜拉索、桥墩的景观设计及其涂装等。
产妇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密切联系,情绪能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因此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护理产妇
大学生创新素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养,而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重视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对于国家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成长都
慢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是以咽喉干痛不适、异物感、紧缩感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为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治疗颇为困难,往往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
幼儿良好的情绪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是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实验法和情境测试法,选取孝义市某幼儿园两个中班,共58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情境测试材料对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进行前后测试。探讨了绘本教学活动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的作用。
开放式培养是适应学生开放人格的塑造,是最终培养具有端正的职业态度、高超的综合素质、高强的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本研究确立“目标引领,阶段实施,开放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
随着江南与岭南文化的交流,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研究其影响,有助于今后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相互吸收和借鉴其园林艺术精华,促进现代园林设计向更加合理的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及信息能力的途径,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项目教学法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收集了CNKI数据库收录的2002-2019年间关于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别具特色的一部作品,它第一次以文人的视角和文人的价值标准,从奇人异事转向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深度剖析人性,描绘世故人情,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