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会注视每一个词,而会跳过一些词,这一现象被称为“词跳读”。已有研究发现,在中文阅读中约40-60%的词会被跳读。在阅读中为什么会存在跳读?被跳读的词是否得到了加工?在阅读过程中跳读是何时发生的?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存在三方面的争论:第一,词跳读的产生是基于对副中央凹词的部分加工还是完全加工?第二,中央凹加工负荷是否会影响对副中央凹词的跳读?第三,词被跳读情况下的前次注视时间比被注视情况下长还是短?本研究旨在借助眼动记录技术,结合自然的句子阅读范式和边界范式来对上述三个争论进行探讨。本论文共三个研究,包括5个实验。研究一,探讨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词加工到何种程度时才会被跳读,以及词跳读最终取决于语境信息还是副中央凹加工的信息。研究一包括实验1和实验2。实验1操纵了副中央凹词的类型(高预测词、低预测词、与高预测词正字法相似非词、不相似非词、语义违反词和不符合正字法非词),通过比较在正常的句子阅读中高预测性条件与其他条件下的跳读率差异来确定跳读是基于部分加工还是完全加工。实验2采用边界范式,操纵了预视条件(一致、助词“的”和非词),通过“的”预视构造一种副中央凹加工与语境信息相冲突的情景,来考察词跳读主要取决于副中央凹信息还是语境信息。在实验1和2中将分别检验跳读与前次注视时间的关系。研究二,考察中央凹加工负荷对跳读的影响,包括实验3和4。实验3通过书写形式(正确或错误)来操纵中央凹负荷(高、低),验证在正常句子阅读情景下,中央凹负荷对副中央凹词跳读的影响。实验4通过变化中央凹词频(高、低)来操纵中央凹负荷(低、高),同时操纵了副中央凹预视条件(一致和非词),旨在利用边界范式考察中央凹负荷对副中央凹词预视量及跳读的调节作用。研究一和二均以青年人为被试。研究三探讨视觉和语言因素对眼动影响的年老化特点。研究三包括实验5。具体比较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正常句子阅读中对不同视觉复杂性(高、低)和词频(高、低)目标词的注视和跳读上的差异。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在本论文研究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在本论文的研究条件下,得出如下结论:(1)对词的部分加工(词形)能促使中文读者进行跳读,但更多的时候词跳读取决于对词的完全识别。(2)相比语境信息,副中央凹信息在中文词跳读的决定中其主导作用。(3)中央凹负荷和副中央凹加工相互独立地影响中文词跳读;与注视时间相比,中文词跳读对中央凹负荷的操纵更加敏感。(4)中文读者在跳读高频且简单的词时前次注视时间会变短,产生了跳读效益。(5)与拼音文字阅读一样,中文阅读里决定跳读与注视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作用机制,而且两种独立机制在青年读者和老年读者中的表现相同。(6)与青年读者相比,中文老年读者受词复杂性(笔画数)的影响更大,即加工高复杂(多笔画)词所需时间远长于低复杂词;而且老年人对词的跳读更少,表明他们使用了更谨慎的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