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上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抗拔承载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9次 | 上传用户:datou1988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等海洋资源开采活动由浅海向深海(水深大于500m)的推进,重力式、桩基导管架平台等常见的浅海平台形式不再适用而开始推广采用大型浮式结构,因此大型浮式平台结构在深海海底的锚泊问题对岩土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浅海平台相比,深水海洋平台基础的系锚竖向荷载不再是向下的压力,而是上拔荷载,并存在着水平荷载和力矩荷载分量,所以传统的以受压为主的桩基等基础型式已不再适用,这就需要人们开发新的海洋平台基础形式。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们正研究和推广一种新型的海洋平台基础形式——吸力式沉箱基础,其比较适宜于软土地基和恶劣的海洋环境,具有运输与安装方便、工期短、造价低、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并可提供全方位锚固能力,抗拉力发挥稳定,更适合浮式结构作业要求。由于吸力式沉箱基础在工作机理上不同于传统的重力式基础和桩基基础,目前尚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与成熟的设计理论,而且工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大量的深厚软黏土等不良海洋土地基,因此必须发展和完善软土地基上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有关设计理论体系与计算方法。为此,本文围绕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上吸力式沉箱基础稳定性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沉箱基础的失稳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探索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下列方面:1.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OUS平台,建立了单调加载条件下软土地基上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有限元分析,软土地基上吸力式沉箱基础的失稳破坏机制明显不同于传统的重力式基础或者桩基基础。当缓慢施加荷载分量时,吸力式沉箱基础的竖直上拔破坏模式是沿着沉箱内外筒壁所产生的局部剪切破坏,沉箱基础被单独拔出,土塞留在沉箱外;水平破坏模式为“单面破坏机制”,沉箱筒后界面与主动侧土体之间形成裂缝,筒前土体被挤压隆起形成被动侧破坏楔体,筒底部形成了以筒体中轴线上某点为中心点的圆弧形旋转破坏面;力矩破坏模式也形成单面破坏机制,转动破坏中心与水平破坏模式相比有所提升,从而筒前土体被挤压隆起所形成的被动侧破坏楔体变小,简体周围形成近似于圆球形的破坏区域。当快速施加荷载分量时,吸力式沉箱基础的竖直上拔破坏模式为基础的整体破坏,沉箱内部产生土塞,筒体底部的土体会随着沉箱向上一起拔起;水平破坏模式为“双面破坏机制”,不仅在筒前形成被动侧破坏楔体,沉箱筒后界面与主动侧土体之间不形成裂缝,在筒后形成了主动侧破坏楔体,筒底部形成明显的圆弧形旋转破坏面;力矩破坏模式也为双面破坏机制,转动破坏中心与水平破坏机制相比有所提升,筒体周围也形成近似于圆球形的破坏区域。通过变动参数的对比计算,探讨了单调加载条件下沉箱长径比、强度折减系数、土的抗剪强度、土的变形模量等因素对吸力式沉箱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计算还表明,随着水平荷载作用点与沉箱基础底部距离的增加,沉箱基础水平承载力先增加后减少而呈现抛物线形状。同时不同的水平荷载位置会使吸力式沉箱基础发生不同机制的失稳破坏,产生转动或水平移动破坏模式。2.针对软土地基上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抗拔破坏机制及极限承载力特性,基于“反向承载力”的观点建立了吸力式沉箱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的三维极限分析上限解法。假定沉箱基础地基土体的破坏模式是“反向地基承载力”破坏机理,即基础为整体破坏,在沉箱内部产生土塞,少量土体环绕粘附在沉箱外壁随沉箱基础向上拔出,沉箱底部的反向地基承载力计算采用典型的Prandtl破坏机制。吸力式沉箱基础地基的破坏区分为基础下锥体主动区、对数螺线变形区、Rankine被动区、基础内的土塞及粘附在筒体外壁的薄层土体五部分。为了验证所建议的基于“反向承载力”观点的极限分析上限解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饱和均质软黏土地基,将其计算所得的长径比L/D=2.0的吸力式沉箱基础抗拔承载力结果与有限元解及简化极限平衡解进行了对比,发现三种计算结果比较吻合,最大误差不超过10%。进而通过变动参数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极限分析上限解与有限元解、极限平衡解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给定土体参数等条件下,变动沉箱长径比L/D所得到的吸力式沉箱基础抗拔承载力上限解与有限元解比较一致,而当沉箱长径比相对较大时,极限分析上限解略大于极限平衡解。在土体各向同性情况下,按照极限分析上限解法计算所得到的吸力式沉箱基础归一化抗拔承载力系数对于土体重度、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依赖性与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规律是一致的。3.基于Andersen对于软黏土所提出的考虑波浪荷载导致的软土地基循环软化效应的循环强度,建议将循环强度与Mohr-Coulomb屈服准则相结合,并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平台上通过二次开发,建立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拟静力数值计算确定了不同循环荷载分量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循环承载力,并与单调加载作用下的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计算表明:当考虑荷载的变值特征和土体的循环软化效应时,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力会大大降低,而沉箱基础的失稳机制没有太大变化。吸力式沉箱基础的循环承载力与沉箱长径比、荷载循环破坏次数、荷载作用点位置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循环破坏振次的增加,吸力式沉箱基础的循环承载力降低,降低程度趋于平缓。4.数值实现Swipe试验方法、固定位移比法及荷载—位移控制方法以搜寻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力破坏包络面,以此来探讨复合加载模式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特性。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表明,在不同长径比和强度折减系数情况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力破坏包络面形状基本不变,但其大小发生变化。在V-M-H三维空间中,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力破坏包络面形成一个关于M轴的非对称的近似1/4椭球体空间曲面。随着力矩荷载分量的增大,V-H平面上的吸力式沉箱基础承载力破坏包络面的形状和大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力矩荷载分量为0时,破坏包络面关于V轴是对称的,而随着力矩荷载分量的增加,破坏包络面关于V轴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同时这种非对称性随着力矩荷载分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与单调复合加载下极限承载力相比,循环复合加载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循环承载力大约降低30%左右,且循环承载力破坏包络面始终位于极限承载力破坏包络面之内,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其他文献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为了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实用人才,校领导把“电子电器”专业作为教改试点,增大投资力度,充实教学设施。电子电器专业全体教师大胆创新
目的: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Hartmann术)在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术后诊断为乙状结肠癌或高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软化剪胀土中的球形(柱形)孔扩张问题和沉桩挤土效应问题。 使用变换法,获得了小应变情况下,弹塑性材料中孔扩张问题一般解,进一步推导了理想弹塑性和弹脆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使图书编目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了编目模式的标准化建设,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编目的速度,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
农村土地的处置与利用是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和难点,直接影响着户改工作的效果。目前,农村土地的处置与利用存在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收益归属界定不清,农房交易及农
随着数字电视、PC端、移动终端等视听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多屏”的媒体接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面对新技术在电视领域的运用,受众收视调查的模式与方法需要不断变革
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建筑的大空间大跨度的要求,特别是在工业厂房设计方面,钢结构凭借其良好的抗震性能、良好的施工速度实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它们既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又美化了城市景观。但与此同时也给结构抗震人员带来许多新的尖端课题。应当说我们对这些结构在大震
《西游记》学术研究正逐步走向成熟,研究体系日趋完备,学术规模不断扩大,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建构“西游学”适逢其时。“西游学”是关于《西游记》研究的学科形态,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静荷载下单桩沉降的时间效应问题,给出了多种工况下与时间相关的单桩沉降理论解,并详细地分析了单桩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均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