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高压技术延长低温火腿的货架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肉制品,是指采用较低的温度(68~85℃)进行热加工,在严格的低温车间生产,在低温冷链下进行运输、销售的一类熟肉制品。此类肉制品最大程度保持了肉品的营养价值及天然风味,加工技术先进、市场广阔,代表了肉品发展的主导方向。然而,由于生产中热加工温度较低,产品杀菌不彻底,以及后续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隐患等原因,当前我国低温肉制品货架期普遍偏短。严重制约了我国低温肉制品市场的发展。食品超高压灭菌技术主要是依据压力的致死、致伤作用,在不改变(或较小改变)食品现有感官、质地及风味的前提下实现对微生物的杀灭、抑制,延长食品货架期。超高压能够有效改善低温肉制品存在的货架期短问题,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已应用于低温肉制品产业,很多超高压食品面市,而我国超高压低温肉制品产业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行业内对超高压加工技术相对还比较陌生,相关研究亟待开展。本论文以低温熏煮猪肉切片火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超高压处理后低温火腿的贮藏特性、微生物种群结构以及超高压抑菌机制的研究,确立了低温火腿的超高压加工工艺,以期为解决我国低温肉制品货架期短的问题,推进超高压肉品产业化进程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指导。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超高压处理后低温火腿贮藏特性研究参考国外研究成果,选择了400 MPa和600 MPa的压力条件,室温条件下(12℃)对低温火腿进行10 min超高压处理,在4℃贮藏条件下定期评定样品的微生物、理化和感官品质变化,确定超高压对低温肉制品腐败菌的抑制效应,评定其对肉制品品质指标的影响效果。以期在延长产品货架期的同时有效保证产品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400 MPa和600 MPa的超高压处理均能够有效抑制低温火腿中的腐败微生物,使乳酸菌数处于相当长的低水平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乳酸菌繁殖造成的低温火腿产气、发黏、涨袋等腐败现象,对肉制品中常见污染的肠杆菌和耐冷菌显示了很强的抑制效果。初始污染菌数相对较低时,600MPa/12℃/10 min的超高压处理,4℃贮藏条件下能够将产品货架期延长至10周,对低温火腿的脂肪氧化、颜色、质构特性等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影响较小,不会或较小破坏低温火腿脂肪水解、蛋白质水解等与营养价值相关的各项指标。2.超高压对低温火腿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参考相关研究,采用400 MPa和600 MPa的压力在室温(22℃)条件下对低温火腿进行10 min超高压处理,于4℃贮藏0(高压前),1(高压后),30,90 d,通过直接提取样品微生物种群的基因组DNA和总RNA,分别进行PCR-和RT-PCR-DGCE (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揭示超高压对低温火腿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的抑制效应,进一步深入了解超高压处理后存活微生物的消长规律,为超高压技术在低温肉制品杀菌中的应用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低温火腿中污染的微生物种群主要由乳杆菌属、乳球菌属、明串珠菌属、魏斯菌属和链球菌属五个属中的细菌组成;RT-PCR-DGGE技术能够有效揭示超高压处理后各微生物种群的存活状况;400 MPa和600 MPa的超高压处理能够有效抑制低温火腿中的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等优势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600 MPa的压力处理后,绝大多数的微生物种群未检出生长,低温火腿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得非常单一,仅有绿色魏斯菌(Weissella viridescens)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存活;超高压处理在降低微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低温火腿的食用安全性。3.超高压耐受菌的分类鉴定及耐压特性研究运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分离自600 MPa超高压处理组样品中的84株超高压耐受菌进行分类,并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以及细菌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以分离到的超高压耐受菌为供试对象,比较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后耐压菌在平板计数琼脂、MRS琼脂以及二者组合制备的薄层平板培养琼脂上的生长繁殖状况;在此基础上,以乳酸链球菌素和超高压作为栅栏因子,研究了二者协同处理对超高压耐受菌存活率的影响效果,为评价超高压耐受菌的耐压特性,寻找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84株待分类的超高压耐受菌在DGGE图谱中仅表现出两个位置不同的迁移条带,经鉴定后这两株超高压耐受菌为绿色魏斯菌(Weissella viridescens)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采用薄层平板培养方法作为评价手段,揭示出超高压与乳酸链球菌素结合处理对这两株超高压耐受菌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效果,200μg/mL的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结合500MPa/5min/20℃的超高压处理条件,能够彻底抑制初始菌数为109 CFU/mL的绿色魏斯菌的生长繁殖。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工业化生产中高压力的使用。4.超高压与热处理抑菌机制的比较性研究运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和流式细胞多参数分析技术比较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和热处理后绿色魏斯菌生理生化状态的变化,揭示出两种不同的抑菌手段对绿色魏斯菌细胞膜完整性和酯酶活性的破坏情况,为更好的理解超高压抑菌机制提供理论补充。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绿色魏斯菌的菌体形态未发现显著影响,600 MPa处理时细胞胞质成分出现暗色区域及部分气泡性结构;在压力由100 MPa升高至600 MPa的过程中,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绿色魏斯菌数量显著增加,然而整个过程中绿色魏斯菌的酯酶活性却未见显著变化。热处理能够引起绿色魏斯菌菌体形态发生严重变形,在温度由60℃升高到100℃的过程中,菌体形变明显加剧,细胞内成分发生变性凝集,出现大面积白色区域。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绿色魏斯菌细胞膜完整性及酯酶活性均显著丧失。超高压处理与热处理相同,二者都能够破坏绿色魏斯菌的细胞膜完整性,通过引起胞体蛋白质发生变性影响其生物化学反应,最终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目的。5.低温火腿超高压杀菌工艺研究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选择压力、时间、温度以及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四个因素作为考察因子,以低温火腿为基质,评定了四因子对超高压杀灭绿色魏斯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法,以绿色魏斯菌死亡数量级为响应值,对影响超高压杀灭效果的压力、时间和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三个主要因子进行了最佳水平的优化,同时利用模型的响应面及其等高线对影响超高压杀菌的关键因子及其交互作用进行探讨,建立了低温肉制品超高压灭菌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确立了低温火腿超高压杀菌工艺。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四个因子对超高压杀菌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建立的二次多项模型经检验证明是合理可靠的,优化出了能够杀灭4个数量级绿色魏斯菌的工艺参数:压力417.57 MPa,保压时间9.89 min和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1.98 mg/kg,并根据实际可操作性将参数修正为压力420 MPa,保压时间10 min和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2 mg/kg,处理温度10℃。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的方案治疗不同时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 根据术前眼压、房角情况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A组27例(27只眼)患者,术
南方早熟梨采摘后,利用行间空地套种大球盖菇,可降低梨园管理成本,增加梨园土壤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与稻田栽培(CK)相比,其前期菌丝发育速度快5.5 d,头潮菇的采收时间提前6.5
将LOD思想应用于运动捕获数据驱动骨骼运动,运动捕获数据采用BVH格式;提出利用关节点的旋转信道计算帧差距,生成和控制不同层次的运动LOD模型;采用几何重定向的方法进行运动数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矿物探井技术和方法不断出现,尤其是成像测井的出现,将物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像测井的历史并不是很久远,但是它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这与集成电
挥发性N-亚硝胺是强致癌性化合物,可以导致不同品种实验动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产生肿瘤,而且在试验动物身上所引起的肿瘤在形态和生化特点上都与人类的相似,还有更多的试验和一
从近10年来对鲁北平原地下水环境问题的调查成果出发,论述了人类活动对鲁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特征,包括浅层地下水污染、含水层疏干等的分布、形成规律及发展趋势。鲁北平
西汉时期是否有人在蒙顶山上植茶,自宋以来,就是桩千年公案。有人云亦云,囿于简单引用者;有据同一资料诠释意义相悖者。近读周文棠、竺济法、李家光等文有所感,乃对《行状》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明确防控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5年怀柔区病毒性肝炎监测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
本篇论文以辽宁省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为出发点,对辽宁省的考古遗址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和公众调查。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以及相关材料进行分析,阐述辽宁省史前考古遗址博物馆
本试验通过测定农区不同饲喂模式,即肉牛整个饲养过程中不饲喂任何微量元素添加剂的模式(简称模式1)与饲养过程中至少饲喂有一种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直接饲喂商品性肉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