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各个省市都在探索不同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其中“中本贯通”教育备受关注。目前,江苏、山东、北京等地已陆续开展了“中本贯通”试点教育。上海从2014年也落实了“中本贯通”试点教育。在我国,由于“中本贯通”教育实行时间还较短,所以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文选择了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S学院和K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相关负责人和教师,辅之以实际收集文本的研究方法,对上海“中本贯通”试行中有关课程衔接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文献分析,与国外同等情况的教育模式进行对比,还参考我国实行时间较长、体系较为成熟的中高职贯通教育的先例,以期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中本贯通教育课程衔接寻求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 中本贯通项目的实施是为了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学分学时的“立交桥”,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一线技术人才,使其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娴熟的技能,因此,在课程上就要打破原有两个阶段各自独立的局面。为了更好实现课程衔接,上海市教委建立了管理委员会,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应用本科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阶段的职能。高校和其相对应的中职学校也联合设立的专业课程衔接管理工作小组,在中本贯通项目实施的前期就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标准、课程安排计划等。本研究从组织设计、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反馈机制方面做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本贯通课程衔接管理机制构成完整,对课程衔接的运行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课程模块安排合理,课程衔接流畅;课程衔接的保障机制具有职能性;建立了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但是由于实施时间较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材选择具有局限性、教师安排不合理、评价方式不全面、反馈机制不健全等。基于调查提出以下调整建议:随着中本贯通的不断深入发展,要鼓励教师编写实用的教材;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查学生时要完善评价方式;构建更加健全的反馈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