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是一种表现为鳞屑性红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易反复发作使病程较长且难以根治。同时,银屑病患者普遍存在对现有治疗效果不满意的现象。本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银屑病患者和大众人群胃肠道症状差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特征,并通过银屑病患者及正常人粪菌分别移植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恢复状况以确定肠道菌群与寻常型银屑病病程发展的关联,为银屑病的慢性病程管理奠定研究基础。实验方法:(1)在川渝范围内对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进行胃肠道不适症状相关问卷调查。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2)收集10例未接受系统性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以及10例接受为期一个月阿维A(30mg/天)治疗且皮损改善75%以上的患者的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总DNA进行16S rRNA测序及后续信息学分析。(3)建立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后,将银屑病患者、正常人的粪菌和PBS分别移植给不同组别的模型小鼠。于粪菌移植前、粪菌移植后0天和粪菌移植后4天,通过肉眼观察的PASI评分和组织HE染色,分析比较不同组小鼠银屑病皮损的转归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分析检测皮损部位与银屑病密切相关的IL-17A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实验结果和结论:(1)共招募167名银屑病患者和141名正常人。85.03%的银屑病患者和74.47%的正常人表现出至少一种胃肠道不适症状。银屑病患者发生反酸、背痛、恶心或呕吐、排气增多、排便紧迫感和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显著高于大众人群(p<0.05)。腹痛、腹胀、腹鸣和打嗝等症状虽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在患者的发生率略高于大众人群。(2)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衡量物种丰度的Chao1指数(治疗前组为576.3±219.5;治疗后组为610.9±158.3)以及代表物种多样性和均一性的Simpson指数(治疗前组为0.88±0.09;治疗后组为0.77±0.18)不同,但无统计学差异。利用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分析群落结构,发现大部分治疗前组样本聚成一簇,与其余样本分开,但无显著性差异(p=0.382)。进一步通过LefSe和kruskal-wallis分析菌群组成发现Ruminococcaceae科、Coprococcus1属和Blautia属在治疗后明显降低,结合已发表的银屑病和正常人菌群差异数据分析,提示菌群变化可能与银屑病转归相关。(3)小鼠粪菌移植前后的肠道菌群16S rRNA分析发现群落多样性以及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粪菌移植的成功。皮损PASI评分及HE染色结果显示接受银屑病患者菌群移植的小鼠的皮损状况明显比接受正常人菌群移植的小鼠或对照组小鼠恢复慢(p<0.05)。而且,相比接受正常人菌群移植的小鼠或对照组小鼠,接受银屑病患者菌群移植的小鼠的皮损中细胞因子IL-17A淬灭明显减缓(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