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的迷失与归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u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无时无刻不以各种方式“遭遇”着文化传统,其自身的发生与发展便被赋予了文化传统的“时间”与“空间”场域特性与品质,进而以各种形式被传统所“文化”着。然而,这一确切的基本事实,却在课程改革的百年历史与现实境遇中一次次被误解甚至篡改,课程改革在援引、借鉴他者理论的同时却忽视或低估了文化传统的在场与规约。这也致使了文化传统几遭迷失,课程改革丢失了自身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导致了课程改革理论资源的文化失范与文化危机。因此,文化传统的回归有助于加强课程改革的文化自觉,有助于加强课程改革理论资源的文化适应性与文化切合性。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和本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部分,阐明了文化传统作为课程改革的思想基础的理论分析与论证。首先,对人本质文化性问题的回应与解答便提供了思考文化传统与课程改革关系问题的逻辑起点与思维前提。其次,文化传统的存在方式诠释了课程改革的思想基础。这里从三个角度来剖析,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中理解文化传统的内涵与旨趣,从文化传统的存在方式中透析文化传统的浸漫与规约,从文化传统的变迁方式中厘清文化传统的转型与进化。进而得出一个结论便是:教育的文化性成为了课程改革难以回避的问题之源。这也就是说,伦理型的文化传统就成为了我国课程改革难以逃脱的隐性国情与知识基础。   第二部分,梳理了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迷失的历史追溯与现实境遇。首先,从课程改革“抄”、“仿”、“搬”、“学”的百年进程中追溯文化传统迷失的历史脉络,阐明了课程改革具有着浓厚的“西化”情节。伴随着几个阶段与高峰期的连续与断裂就清晰的诠释出课程改革由于全面引进他者课程思想、课程制度、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践进而更加陷入了“西化”的改革境遇,课程改革一次次忽视了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相联系与承接的必然和实际,这一发展路线与事实所明确的勾画出文化传统一再被逐出家园,几经缺乏关注与所遭忽视的生存境况史。另一方面,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纲要与实践中透析文化传统迷失的现实境遇,分别从新课改的课程目标、理论资源的选择以及文化传统在改革中的抗拒等层面进行论述与阐明。   第三部分,论述了文化传统回归的价值取向与原则要求。文化传统的回归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与价值取向为:首先,重新挖掘文化传统的现代魅力,实现课程改革理论资源的文化自觉与本土路向;其次,文化传统的回归并非固步自封,还需对当今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外成功的课程改革经验与理论进行深入的拓展与研究;最后,文化传统的回归要求课程改革关怀文化传统的自身薄弱、僵化及其在改革中的阻碍与抗拒。
其他文献
期刊
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能更关心如何教,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更多地需要关心学生如何学,需要知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过程.rn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如果要用一句话描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与人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甚至对人类文明的进化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都
楔子三轮摩托在整个摩托车行业中向来属于后妈管教的,仅因为其外形和消费人群相比二轮来处于低端,很长一段时间来都默默无闻,无论是广宣还是在营销政策上都远远落后于二轮。
约翰·杜威(1859—1952)是20世纪美国伟大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民主主义教育家和社会实践家。作为“20世纪美国民主的声音”,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是杜威一生致力追求的最高价
随着分析哲学的出现,各人文学科都开始出现对本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教育学亦是如此。有好多学者开始对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开始提出置疑,希望从概念分析的角度为教育的科学
在落实中央、省委要求,推进高校组织工作实践中,湖南一直致力于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创先争优”的做法。从1999年以来,探索形成了一套“以党建评估为龙头,创建高校组织工作‘
将相移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运用到变形栅线的处理中 ,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 ,实现三维形貌测量的自动化处理。
期刊
研究了特高压换流站交流滤波器的交流电压控制原理和功能,通过对一起换流站交流滤波器误投入案例的分析,指出了交流电压控制的程序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交流电压基准值的选择错误的缺陷。结合交流滤波器的各种运行方式下程序判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并通过RTDS仿真试验平台对优化措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