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备模态空间的两阶段结构损伤识别方案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结构损伤检测中,利用模态参数构造指标进行损伤识别的方法具有构造简单、实施方便的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损伤识别一般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判断是否发生损伤;二是判断损伤的位置;三是判断损伤的程度(进一步的要求是对可能发生的损伤进行预测)。根据构造方式的不同,利用模态参数的损伤指标可分为若干种,损伤识别的准确程度各不相同。影响此类指标识别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模型误差、模态截断以及测量噪音等。各指标均不同程度地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但都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很难找到一种既对损伤敏感又具有较好抗噪性能的指标。作者首先从指标定义和指标应用的角度,对目前已有的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指出了各自的特点。此后,结合简支梁算例,对模态柔度曲率差、均匀荷载面曲率差、单元模态应变能改变率、单元损伤变量以及单元刚度折减系数等几种典型的损伤指标进行了对比,着重研究了模态截断和测量噪音对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模态柔度曲率差以及均匀荷载面曲率差这类指标,虽然对损伤很敏感且只需较低阶的模态参数,但抗噪性能很差;单元模态应变能改变率和单元刚度折减系数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抗噪性能,但前提是需要更高阶的模态参数,因此受模态截断的影响更大。相比之下,单元损伤变量体现了良好的损伤定位性能和抗噪性。考虑到单元刚度折减系数法能同时定位和定量损伤以及实用完备模态空间理论能利用低阶模态构造等效高阶模态的特点,将完备模态空间理论与该方法相结合,力图克服模态截断带来的影响。此外,如果能初步确定损伤单元的范围,则能减小该方法损伤方程的规模,增加方程求解的稳定性。经验证,采取上述措施能明显提高单元刚度折减系数法的识别精度和抗噪性能。因此,作者将单元损伤变量同改进后的单元刚度折减系数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案。即首先利用单元损伤变量进行损伤定位,然后再根据定位结果,利用改进后的单元刚度折减系数进行损伤定量。并从实用角度出发,给出了该方案具体的实施步骤。分别选取简支梁、连续梁、桁架以及框架等结构形式的仿真算例对所构造的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案进行了验证,着重考察了结构形式、噪音程度以及损伤程度对该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选取的结构形式来说,本文方案的识别效果都明显优于已有指标,在只利用较少低阶模态参数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损伤程度、噪音水准以及误差范围内对各结构进行准确地损伤识别。通过上述研究内容,本文为利用基于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问题,各种异型桩应运而生,支盘桩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种,通过专用的钻孔挤扩设备,在桩身适当部位设置若干个承力盘,这些承力盘增大了同等情况下桩土
目前,国内外对高性能混凝土梁在单调荷载下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刚度、裂缝与变形等受力性能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设计方法,但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在
由于地震发生、震源机制、传播途径与场地条件等因素的随机性,使观测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因而用概率方法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发展起来
本文结合双钢板内嵌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承载力高、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及双肢剪力墙多道抗震设防能力的优良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带可替换连梁的新型双肢双钢板组合
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在解决水污染与保护自然水体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活性污泥法是城镇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而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冬季低温条件下普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不仅会导致污泥沉降性能显著降低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的大量流失,而且直接导致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与效率的降低,最终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本课题以实际生产性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和现场序批式活性污泥小试系统为研究对象
模型试验是研究桩-土非线性共同作用及其工作机理的的重要手段。变形量测与分析在桩基模型试验研究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仪器安装空间的局限和测点数量的有限性,模
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的加剧,发电厂冷却系统可利用的冷却水水质也在不断下降,特别是再生水的使用,使冷却水系统面临非常复杂的生物腐蚀问题,尤其以硫酸盐还原菌(SRB)引起的
作为连接结构构件的关键所在,节点的耐火性能影响着整个结构在火灾下的安全性。节点在火灾下的变形承载能力以及破坏形态是对结构整体耐火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P
随着抗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耗能装置应用于工程中。本文对一种改进的摩擦耗能系统--拟粘滞摩擦耗能器的耗能特性进行分析,对其响应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将该耗能系
目前,建筑节能现已成为节能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而改善和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外墙外保温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有应用前景的保温节能技术,因具有适用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