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的状况,为临床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参考。2.探究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ICU、综合ICU、呼吸ICU住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须接受肠内喂养的1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统一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肠内营养不耐受状况调查表进行数据收集,患者资料收集时由两位研究者共同核对数据,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将全体168例感染性休克病人产生喂养不耐受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在168例施行肠内喂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有66例患者发生了喂养不耐受,即感染性休克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几率为39.29%。感染性休克患者多于肠内喂养的第1~4天发生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多为1~3天,有27例(40.91%)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喂养不耐受,有16例(24.24%)表现为复发性不耐受,其中腹泻25例(37.88%),大量胃潴留22例(33.33%),腹胀/腹痛9例(13.64%),呕吐/反流6例(9.09%),主诉不适4例(6.06%)。2.将168例患者在肠内喂养过程中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当作因变量,将性别、年龄、APACHII分、营养制剂种类、营养制剂日用量、置管方式、肠内营养时间、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否镇静剂、镇痛剂、抗生素种类、抑酸剂、血管活性药、钾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心静脉压(CVP)、肠内营养中添加膳食纤维及促胃动力药、降钙素原、乳酸、C-反应蛋白等21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APACHII评分、机械通气、镇静剂、镇痛剂、EN制剂日用量、抑酸剂、抗生素、钾制剂、肠内营养中添加膳食纤维及促胃动力药、中心静脉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在肠内营养时期发生喂养不耐受有影响(P<0.05)。3.选取单因素分析中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10个因素分别为:机械通气、APACHII评分、中心静脉压、EN制剂日用量、抗生素类别、镇痛剂、镇静剂、抑酸剂、口服钾制剂、肠内营养中添加膳食纤维及促胃动力药,采用向前逐步Wald χ2法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R2=0.523,χ2=64.914,P<0.001,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应用机械通气、APACHII评分、抗生素、过高的中心静脉压是引起感染性休克病人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在肠内营养中增添膳食纤维及促胃动力药可作为保护性因素。结论1.影响感染性休克病人肠内喂养期间产生喂养不耐受的因素复杂而且多样,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机率比较高,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肠内营养状况,做出及时有效地评估。2.APACHII评分、应用机械通气、应用抗生素、过高的中心静脉压是引发感染性休克病人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而在肠内营养制剂中增加膳食纤维及促胃动力药为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