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第三世界发展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在西方全球化进程中变得越来越小,就像一个地球村,但村子里住着两个截然对立的世界,即西方世界和第三世界。在这个地球村里,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进行见解独创的批判的基本条件仍然存在,甚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南北差距越来越大。“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这一人类的历史任务和两大基本问题,一个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三世界在西方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正确地应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因此,必须要用全球的眼光来思考第三世界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在这里,作者主要是把第三世界放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体系中来考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式,来揭示环境问题这个“世界复合体”的复杂根源及其对第三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论证第三世界发展因环境问题而存在的困境及其未来的价值取向。  论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环境与发展问题是第三世界的时代课题。环境问题自古有之。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所造成的。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中,不仅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还制造出了一个为它们所需要的第三世界。资产阶级为了“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不顾一切地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它们的这种相对进步且对生态环境破坏力极大的生产方式;并迫使一切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它们这种文明的国家,迫使所有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迫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就这样,民族历史就渐渐地转变为世界历史,就被渐渐地卷入到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全球化日益把整个世界分裂为这么一种历史关系:一种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一种资本与劳动严重对立的关系,一种贫富两极分化不断扩大的关系,一种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制约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这种历史关系中始终处于下游、边缘化地位,在发展问题上是欲罢不能,与人、与环境都受到西方国际垄断资本的控制。  第二章主要论述西方全球化与环境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进程中,通过异化劳动、异化自然和异化消费,通过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通过新旧殖民主义政策,借助其跨国公司,操纵像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类的国际性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制造出发展的不平衡与发展的联合趋势,来构筑自己发展的可持续性。可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在自然方面造成了环境问题的日渐恶化,在人方面制造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两个后果都直接制约着第三世界发展,使其国家和人民深度处于西方发展过程中的“客体”位置。这两个后果也深刻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迟早要被进步人类的历史活动所逆转。  第三章则对石油和水两种资源的资本主义利用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第三世界环境、资源、发展破坏的可怕图景。  第四章主要论述科学技术的异化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技术性因素。产生于一定历史积累和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一方面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并且会造成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的转化,一方面又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力量,其作用的积极或消极以及这种作用达到怎样的程度,取决于谁来占有和用于何种目的。自然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应用在西方全球化进程中,为一定社会人群带来权势和财富,也导致着巨大范围内的贫困和苦难,导致着危害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后果。比如,空气、海洋和大气的污染,自然资源枯竭问题,军备竞赛问题,贫富两极分化以及与这些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目前地球环境的破坏是能动的技术和科学的产物”。科技的第一次革命,一方面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使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时期内,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比过去一切世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科学技术具有社会属性。当前它的资本主义属性还处在强势地位,但它同时具有人民属性,是一种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最终将能帮助人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  第五章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几种环境观。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人与人的社会发展问题的同时,还全面揭示了人与自然、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辩证发展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向当代人类提供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要真正地实现“两个和解”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定的社会前提,即只有当人类在其与自然之间进行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作为自由的人而结成劳动者“联合体”时才有可能。到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关系、剥削关系都已被消除,不存在了人身占有、人身依附的问题,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在这个联合起来的有序而和谐的社会系统里,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力量,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从而在新的高度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现实,用生态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一种新的理论表述,欲图给人们找到新的社会发展道路和提出建设新社会的社会政治方案。西方绿党也将一种新型的绿色政治思维和未来社会选择性模式纳入了现实政治之中。他们很清楚,人类环境问题并不是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物质文化水平发展不充分不发达的结果,而是由于被一种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所误导。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绿色政治的价值取向为我们思考与选择未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坐标参照物。  第三世界国家认为,自己的贫困和环境问题都是西方全球化造成的。如果西方没有行动上的积极参与和责任上的主动承担,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不可能的。  第六章是在对西方全球化扩张造成的环境问题及科学技术的异化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分析基础上,主要阐述第三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求解之路。第三世界要真正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一要对外确立民族主义、国家独立,对内实行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政策;二要立足于自己的国情、吸取资本主义的珍贵经验和成果而避免其发展所带来的痛苦和苦难,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三要积极加强南南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环境外交,以图汇成一个声音、形成一个合力来共同打破由国际垄断资本统治的国际旧秩序;四要果断放弃对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和西方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文明的迷恋,勇敢地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建立一个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先进社会制度。因为把对人的压迫和对自然的野蛮掠夺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只能历史地产生、历史地存在和历史地消亡。  第七章主要论述了中国的环境问题和原因分析、中国对环境问题的政策取向、中国人民对环境问题解决的创新。社会主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依然存在于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然形势严峻且有不断恶化的征兆。环境问题早已摆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摆上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标志着,在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开创一条绝大多数人参与的、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新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趋向完美和谐的结合、法律与政策的不断完善、劳动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不断加强,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环境外交的不断积极开展,我国将为自己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的缓解作出新的贡献。  不言而喻,建设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衡将不会一帆风顺。人类社会的真正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具有空间上的全球性和时间上的无限性。在空间上,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地球居民;在时间上,它是人与自然不断解放、永无终极的过程。在人类交往日益普遍、世界日益缩小、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与实践,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绝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同人类社会已经历的生存与发展阶段相比,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人类社会进化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个绝大多数人参与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社会变革时期。这个变革时期的到来,就是全人类的绝大多数从历史“客体”转变为历史主体,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实现。历史只有到达这个阶段,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真正进入历史议程,第三世界也就历史地消失。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贸易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由此引发的巨大环境压力。处在“环保时代”的背景下,贸易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
总体而言,本文是对人民信访这种中国本土制度及其现象的一个法律史和法社会学研究的尝试,并且,通过对一个具体制度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状态的描述和分析,本文更深层的目的在于探悉中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中浙A与航恢570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4年4月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在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一人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司形式,其出现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鉴于理论与
有人曾经这样说:“人类最优美的姿势是阅读,阅读是精神的源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
期刊
组织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组织工作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在换届工作中,坚决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厉打击拉票贿选等行为;明确发
AQ4203-2008《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对LD41-92《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
依据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航海专业教学中模拟器引入应用的现状,来探讨更有利于职业教育中航海专业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
新的实验化学教材将以往教材中一并教授的知识划分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这是我国学科教学向多样化和人性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在新教材的运用上,尤其是在必修部分的实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