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众声喧“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歌曲演唱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改革开放以来波澜迭起、新机迭现的社会历史转型,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浮出历史地表”,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生机勃勃的大众文化风景的重要构成。而流行唱法亦逐渐在专业学院占据一席之地,与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相并列。当下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多元呈现的格局远非一蹴而就,毋宁说其经历由简而繁、内外互动的时空递变而渐次形成。其中既积淀着中国大众音乐历史性实践的经验内容,也铭刻着与外来音乐文化融通创新的求索痕迹。那么,其发展的轨迹与逻辑应得到揭示,积淀的经验需要总结,蕴蓄的意义亦须开显。鉴于以上,本文拟从演唱风格、演唱技术和表演形式三个维度(空间态),按照1980年代、19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三个历史时段(时间态),并在论证时将歌曲文本、演唱音频和视频等作为辅助手段进行个案分析,进而对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加以系统研究,以揭示它的时空总体图景,把握其不断推陈出新又错综复杂之过程的历史同一性——走向众声喧“华”。在此基础上,展望中国流行歌曲演唱未来,探讨其发展路径与时代使命。有鉴于此,本文除绪论和结论之外,由以下四部分构成:首先,探究中国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揭示它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变化,概括其在每一时期经验展开的总体图景。1980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歌曲演唱,受港台流行歌曲演唱(一度作为被压抑的“他者”的声音)的触动,经由“中间腔”的历史“中间物”式矛盾,逢“摇滚风”与“西北风”异军突起,完成由抒情演唱风格向流行演唱风格的质变。1990年代,演唱风格发展日渐由“线性化”进程转向“空间化”过程,激荡起“众声共存”局面:除抒情演唱风格与摇滚演唱风格获得再发展之外,民谣演唱风格经历由校园而城市的变化,爵士演唱风格与New Age演唱风格等亦并起于中国流行乐坛。时至21世纪,演唱风格愈发在“传统/现代”、“自我/他者”多重“遭遇”中发展,在时空辩证中体现出融合与创新的阶段特征,亦彰显出“自我主张”的主体自觉,体现为R&B风格、流行摇滚演唱风格的融通创新,“中国风”的故事新编,中国说唱的“特殊/普遍”的辩证实践,以及主流流行演唱风格的纵横交错式的复杂构成。这一风格嬗变过程的逻辑主线是双重“积极”:一是“积极应变”,即积极适应时代语境,主动融入风格流变;二是“积极对话”,即积极与外来风格展开对话,主动寻求交融创新。其次,分析中国流行歌曲的演唱技术,阐明其由“单音独鸣”而“迈进自觉”又凸显“科技构建”的历史递变。1980年代,中国流行歌曲的演唱技术尚在谨慎探索阶段,较诸后来发展呈现单一化特征,表现为真声演唱方法为主、演唱音域有限以及沿用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1990年代以降,演唱技术获得共时性的“三跃迁”:走向方法的自觉与多样、凸显口语化的咬字吐字以及形成演唱音色的繁复“光谱”。而步入21世纪之后,科技要素在演唱技术中凸显,愈益成为演唱技术发展的“新延伸”,发挥日益重要的“软”决定性影响。这一不断演变的过程,从表象上体现为一系列技术性的更迭与拓展的过程,在深层上则是愈发专业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过程,也是认识与实践的双重“自觉”的发展过程:中国人对流行歌曲演唱“本性”认识递进与实践靠近的过程。再次,阐释中国流行歌曲的表演形式,揭呈“表演”的要素由隐而显、由简而繁又经历“媒变”喧嚣的轨迹。1980年代,新兴表演要素在“均势妥协”中逐渐显露,以“亲切”的表演动作、“手持话筒”形式及电声乐队运用为代表。虽然该时期“演”的要素仍有所限,多依附于“唱”而存在,但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一度由革命文艺与艺术歌曲主导的表演范式。而1990年代以来,表演形式多维多面地趋向丰富而复杂、开放而新异,包括歌唱个性与情感释放、舞台表演标新立异及服装造型追新骛奇等,与彼时大众文化全面兴起之势相呼应。这表明“演”已自成奇观,其自觉日渐形成,其审美娱乐性质得到重视。21世纪以来的表演方式步入“媒变”喧嚣,即经历深刻的媒介化转型,越发融入“电视交流”与“网络交互”模式,产生网络流行歌曲演唱、电视选秀、模仿秀等形式,呈现“娱乐至上”、纷杂多态、大众狂欢的特点。最后是对中国流行歌曲演唱的未来展望,立足于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方位与精神建设任务,结合前面的历史经验总结,围绕“国际化”“本土化”“精品化”等问题讨论对其未来发展路向。首先,指出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发展现状的影响因素,由“内”而“外”依次是自身因素、中国社会因素以及外来文化因素。其次,根据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发展现状,明确其国际化、本土化、精品化发展路向:对外,打开国际视野、重视国际传播;对内,重视民族性形式,加强传统文化及中国主旋律的弘扬和传播。在内外“双向”探索中攀登文艺高峰,追求精品力作。最后,阐明其社会价值、理论价值及其彰显中国文化价值的时代使命。总之,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发展历程,可发现其总体轨迹与主导逻辑即是走向众声喧“华”,即在音乐文化多元对话中,以参差多态的演唱风格、演唱技术及表演形式,来回应、表达、构成、丰富及变革时代中的中国(音乐)经验。一方面,它是中国流行歌曲演唱从破土萌发走向众声共存的过程;另一方面,它是中国人愈发立足本土经验去推动流行歌曲演唱不断发展、日趋多样的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减五子五皮饮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方剂的临床运用和推广提供循证依据,以期更好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P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加减五子五皮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在中医证候积分、血气分析、NTPro-BNP、24小时尿量、心功能分级等方面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肌钙蛋白I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代偿期组61例与失代偿期组36例,并选取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评估各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浆中NT-pro BNP和肌钙蛋白I的表达水平。结果失代偿期组患者一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百
作为治理信息传播的方式,合理注意义务有助于媒体防范传播失范行为、强化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在法律框架内倡导健康传播行为、防范网络侵权行为、鼓励网络理性使用、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对传媒治理法治化进程有重要的形塑作用。
<正>一、前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已从传统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增长转型方面,正处于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高水平的技术革新中,唯有营造创意氛围、凸显经验效应、活化地域、聚焦工业计划、赋能传统的提升,方能在未来、
期刊
《庄子》内篇的《养生主》中,“知也无涯”之“知”与《齐物论》所谓“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及《人间世》所谓“知也者,争之器也”之“知”,其内涵可以相互印证;这“知”(智)的无涯系之于人的追名逐利的“欲”的无涯,“欲”的无涯决定了人以有涯之“生”随无涯之“知”必至于“殆”。“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是典型的庄子风格的倒句,意为“无为善(而)近名,无为恶(而)近刑”或“无为近名之善,无为近刑之恶”;“缘督
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可做到快速一体成型,在医疗、汽车、航空等诸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熔融沉积(FDM)型金属3D打印是将粉末注射成形(PIM,Powder injection molding)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采用3D打印成型,然后对样品脱脂、烧结处理。在打印过程中,成型坯出现翘曲变形现象,为改善成型坯的翘曲变形,本文研究了打印速度、成型平台温度和环境温度对成型坯翘曲变形的
本文通过区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竞争效应的来源,考察了进口竞争效应及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交互作用对沿线国家产品升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的进口竞争均会促进沿线国家的产品升级,但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呈现明显的加强,而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竞争效应在倡议前后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机制分析显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加强,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更好
本文论述将“非遗”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河池市部分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非遗”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策略,包括开设家长培训课程、选择适合的“非遗”内容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等。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脾胃两虚型的效果。方法:4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参照组用生血宁片,试验组用归脾汤联合生血宁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RBC、Hb、SF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实验组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I、SF水平均升高、而TIBC水平降低,实验组变化幅度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