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Fe、Co、Ni/KB复合纳米材料的原位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硫电池由于高理论能量密度和对环境友好的特性,更符合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能源需求,已成为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新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从实用化的角度出发,采用兼具大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等优点的科琴黑(KB)作为碳载体材料,过渡金属Fe、Co、Ni作为添加剂,通过原位合成的方法分别将金属Fe、Co、Ni嵌入到KB的微孔和介孔中,获得了纯度高、粒径小、成本低、分散性好以及与基体结合紧密的Fe/KB,Co/KB及Ni/KB复合纳米材料,并将其作为硫的载体制备出Fe/KB/S,Co/KB/S及Ni/KB/S复合正极材料。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检测研究了Fe、Co、Ni纳米颗粒作为正极改性添加剂对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提高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湿法浸渍的基础上,高温条件下通入N2+H2混合气氛,成功将部分纳米金属Fe颗粒嵌入到KB的多级孔结构之中,尺寸在3-30 nm之间。通过紫外吸收光谱、XPS测试以及Li2S沉积实验证实了纳米金属Fe的吸附-催化效果,在形成Fe-S键提升对多硫化物(Li PSs)捕获能力的同时,催化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并在电化学性能分析中,证明了Fe/KB/S正极具有更高的导电率,更快的Li+迁移,更少的极化以及更有效地电化学催化能力。当正极S负载为3.1 mg cm-2,在0.05 C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219.0 m Ah g-1,在0.5 C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更是达到了826.6 m Ah g-1,稳定循环超过400次,剩余比容量为426.6 m Ah g-1,库仑效率保持在95%以上。(2)基于湿法浸渍和碳热还原法,制备了Co/KB复合纳米材料,可见直径约为3-30 nm的金属Co纳米颗粒,比表面积达到905.5 m~2g-1。证明了复合材料中均匀分布的金属Co纳米颗粒增加了吸附催化Li PSs的活性位点,不仅可以通过强力的化学相互作用免于Li PSs从KB结构之中迁出,还通过其催化作用为Li2S的形核提供动力。当正极S负载为3.0 mg cm-2,Co/KB/S正极在0.05 C时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249.0 m Ah g-1,在0.5 C时获得785.5 m Ah g-1的初始比容量,并稳定循环超过500次以上,同时在0.1-2 C不同的放电倍率下均拥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3)在Ni/KB复合纳米材料中制备出直径3-30 nm的纳米金属Ni纳米球,源于Ni2+渗入KB的微孔和介孔中,形成高度分散的纳米Ni颗粒,并通过KB的物理限域抑制它的生长。证明了均匀分布的Ni纳米颗粒可用作催化反应的活性部位,以加速反应动力学,同时有效吸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Li PSs,从而减少穿梭效应的影响。在电化学测试中Ni/KB/S正极显示出超高的导电率和表面活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可逆性。当S负载为3.1 mg cm-2时,Ni/KB/S正极在0.05 C下的初始放电容量从1035 m Ah g-1提升至1253 m Ah g-1,0.5 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更是提升超过20%达到818.4 m Ah g-1,同时在270圈后,KB/S正极的比容量迅速衰减,而Ni/KB/S正极的容量衰减速率一点点减慢,稳定循环超过500次。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是中国当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赖于区域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但是现如今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营销体系不完善,这对企业的销售业绩和经济效益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一前提下,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面对现今由动植物病原体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及生物安全检测领域中对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的重大需求,本文通过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和微叉指电极数值模拟,设计了嵌有微叉指阵列金电极的微流控芯片,并且搭建了用于病毒快速准确检测的微流控阻抗检测与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了番茄环斑病毒的阻抗检测,建立了不同浓度病毒和阻抗值之间的定量检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微流控阻抗检测原理和电化学阻抗谱方法,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钢结构建筑在各种基建工程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桥梁而言,传统的木桥和混凝土桥梁也逐渐由钢结构桥梁替代,而工程建设缺陷和长时间服役容易使桥梁表面形成慢性病害,若不及时监测和治理这些缺陷,可能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对于钢结构桥梁日常养护以及病害检测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年来,随着
人们预计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夸克胶子解禁闭形成一种新的物质形态一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碰撞中初始硬散射过程产生的快速部分子穿过热密QGP介质时会与介质中的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而损失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喷注淬火效应”。近二十年来,喷注淬火效应是研究QGP形成与性质的一种重要的硬探针。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喷注淬火现象的存在,比如领头强子、单举喷注、双喷注、γ/W/Z标记喷注产额的压低和喷注内部结构的介
近年来,经济的迅速腾飞以及工业化的迅速推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化肥和杀虫剂的滥用、采矿、制造业、家庭或工业废物的排放等人类生活以及生产活动致使水污染问题格外突出。其中,分布广泛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具有长期、隐蔽、不可逆转的特点,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因此我们急需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以苯胂酸类化合物为主的有机胂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经过一系列降解容易转化为高毒性的含砷物种,引发多种环境灾害,有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水面无人艇作为一种智能化海洋装备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水面目标实时检测技术是无人艇能够有效完成导航避障、环境勘测、海事搜救等任务的关键技术,然而由于水面环境条件多变、检测目标类型众多、船舶航行时颠簸严重、高分辨率图像下小目标检测难、嵌入式计算平台的性能有限等问题,使得水面目标检测速度和精度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文根据水面目标图像的特点以及嵌入式计算平台上进
学位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功不可没。但由于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人员集中、环境复杂的特点,导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难度加大,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导致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已有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为强化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本文开展基于文本挖掘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掌握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关系,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建筑工人的不
随着工业4.0与智能制造的稳步推进,制造过程中各类产品的协同设计开发与产品生命周期内各类生产资料的集成管理成为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突破点。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系统,因其整合了各类自动化系统(CAD、BOM、PDM、ERP等)并使它们有机结合,提高了产品的设计质量与生产效率,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水平。针对PLM管理系统
社会治理文本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其中包含了公众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反映,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所以从中准确提取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至关重要。但是这些文本数据规模比较庞大,处理起来十分繁琐,加之这些文本还具有长度较短,内容长度不固定等特点,甚至可能含有许多无话题表征能力的冗余文本。这就使得从这些文本中了解当前社会的舆情热点变得比较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决定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开发用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