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雇员制度预期效应失效及其再创新研究——以“鲶鱼效应”为例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政府人力资源改革浪潮,西方国家纷纷实行政府雇员制度,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断走向深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从80年代以来,公务员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各地纷纷采用相应措施。2002年,我国吉林省率先引进政府雇员制,正是干部人事制度领域的有益探索。本文从实施政府雇员制预期的“鲶鱼效应”入手,通过对政府雇员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的比较,对政府雇员制的运行机制、运行条件和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找到一条完善政府雇员制度的道路。最后,在总结地方试行经验教训的基础,制定适用于全国的统一政府雇员制度,上升到全国的法律的层面。文末对我国政府雇员制度的发展前景作了设想,最终融入我国公务员制度。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及文章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理论基础部分,从我国政府雇员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出发,涉及到新公共管理的委托代理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制度理论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组织理论的组织权变理论和组织激励理论。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相关理论因素对政府雇员制度的支撑。 第三章是比较分析部分,分析了我国政府雇员制度的预期“鲶鱼效应”。该项制度在我国试行阶段,预期产生对公务员的竞争激励、提高政府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行政质量。并通过与公务员制度的比较,找出我国政府雇员制度产生“鲶鱼效应”的制度原因。 第四章是提出问题部分,总结政府雇员制现阶段在我国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也发现诸多问题。从其预期失效的表现入手,探索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集中在内部运行机制、外部运行机制、运行条件和制度自身连续性缺乏等方面。 第五章是分析问题部分,探讨我国政府雇员制度“鲶鱼效应”实现,制度运行必须有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职业开发机制和协调对话机制等方面的机制保证。在制度运行机制的保障下,对其应然状况,应该达到的效果,产生的作用进行重新设计,产生对公务员形成竞争压力、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冲击“官本位”意识和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是解决问题部分,在前面问题分析,应然设计的基础之上,提出我国政府雇员制度实现“鲶鱼效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权责明确、运行保障、制度自身连续性建设。探索我国政府雇员制度完善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渐进的运行阶段。 第七章是结论部分,对于我国政府雇员制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乐观的看法,认为该项制度作为公务员制度的有利补充,应该予以肯定和发展,并期待政府雇员制度正式走上轨道,最终融入我国公务员制度。
其他文献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
《涂料工艺学》课程与《高分子化学》课程紧密相连,后者是前者学习的基础.在涂料工艺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高分子化学知识解释涂料中树脂合成的一些概念,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本文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下,分析了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特点与作用,对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促进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引导舆论是当前教育智库的重要任务.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建设高质量的一流本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而提高专业质量建设
期刊
农村土地是数千年来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体制机制,解决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离不开对城乡土地二元制度的研究创新。在我国,从不准搞承包到户到家庭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而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是描述式概念与定义式概念.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常常重趣味,轻实效;重抽象,
总结并反思电子技术“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的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建议.
涂料工艺学是材料化学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教学内容既包括理论基础知识,也包括实验教学.为了更好的使学生能够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作者对本课程的课程建设与实践从教学
城镇体系研究是城镇和区域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枣阳是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镇结构不合理,与我国城镇体系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当前首要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语言不但反映了性别歧视的现实,而且强化了性别歧视.翻译不是机械的语言转换.女性主义者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