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扰动后的频率预测及一次调频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x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远景目标的部署,坚持电网变革与转型是促进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快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现代电力系统中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并入电网,各区域电网间的直流异步互联进一步导致原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下降,系统的频率稳定性降低。现代低惯量电力系统受功率缺额扰动后导致频率崩溃的事件频发,事故发生后一次调频未达到预期效果。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广域量测系统快速发展,实现了对电网数据的实时快速在线采集,为频率的在线分析与快速控制提供了基础。根据频率的在线分析结果,优化一次调频的策略为功率缺额导致的频率偏移提供新的抑制方案。本文的研究对扰动后的一次调频系统快速释放调节容量,降低频率偏移量、增加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对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系统模型中的主要模块的功能及建模过程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与克里金插值三种方法及其工作原理。为了验证并对比不同预测方法的精度及效率,本文首先选择了非线性度高的Schwefel标准测试函数作为测试目标,测试了三种算法。此外,还选取了IEEE10机39节点系统和中国某异步电网作为算例,分别使用PSS/E与BPA软件生成用于训练模型和用于评估预测精度的样本。在频率预测模型中,预测目标包括:功率缺额扰动后的最低频率与从扰动开始到最低频率所用的时间。通过后续的频率偏移抑制效果对比发现,三种频率预测方法的精度均满足一次调频优化控制的需要。依托对含有双目标的频率预测结果,本论文提出了两种一次调频的优化方案:第一种方案利用了预测所得扰动后到达最低频率的时间制定临时关闭一次调频死区的优化方案,使机组一次调频设备快速动作,及时释放有功功率;第二种方案使用了预测的最低频率与扰动后到达最低频率的时间两个目标,在原发电机调速系统的转速反馈环节增加了一个控制环节,使预测频率和反馈频率同时控制转速输入,提前释放机组一次调频容量,进而抑制扰动后的频率偏移量。然后使用单机系统、多机系统与中国某异步电网建立基于Matlab/Simulink的频率仿真模型,在原本一次调频模型基础上加入上述两种优化方案。通过仿真验证,两种方案均能在功率缺额扰动下,提前调整发电机功率输出,抑制频率的最大绝对偏移与综合偏移。最后使用粒子群算法对方案二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经仿真验证,优化后的方案二有更好的频率偏移抑制效果。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为现代电力系统扰动后的频率动态分析及控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川藏铁路的建设是国家重大需求,其沿线所处位置海拔高、地势复杂、气候恶劣,对高速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弓网关系作为三大关系之一,直接影响着列车的受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弓网电弧由于弓网系统冲击振动以及接触线与受电弓滑板之间的硬点冲击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其在低气压的环境下,放电特性与常压下相比有显著差异,会对弓网系统的烧蚀破坏产生不同的影响,且电弧在低气压环境下飘弧严重,容易发展到腕臂
绿色微能量作为一种能量形式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通过集中采集转换利用自然环境中多元的绿色微能量来解决高海拔、高纬度、能源稀缺环境中的设备供电问题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拓展了检测与监测设备的工作区域范围,而且在高效转换利用新型能源、节约化石能源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为实现微能量高效采集、提高单元采集模块的输出功率,本文设计了微能量最大功率点采集模型。实现了光能、风能、热能、振动能这四种微能
对于采用六扇区方波控制的梯形反电势无刷直流电机,换相阶段的开通相与关断相电流变化速率存在差异,导致恒通相电流抬升或跌落,进而产生转矩脉动,严重地阻碍了其应用场景的拓展。因此本文利用等效方法,从矢量角度提出了基于电压矢量注入和基于反电势补偿的两种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新方法。由于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梯形反电势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较为复杂,因此将其变换至两相静止坐标系并用矢量形式进行分析,进而在考虑电阻的情况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桥梁大国,但是每年都有因货车超载、结构老化等问题造成桥梁倒塌的事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桥梁支座是承载桥梁混凝土箱梁等的荷载,并将力传递至桥墩的关键部件,处于桥梁的“咽喉”部位。桥梁支座受力变化可以有效反应桥梁整体结构状态。为了有效获取桥梁支座受力情况,论文以单向活动球型支座为基础,从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分量桥梁测力支座,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和仿真软件对其关键尺寸进行了优
随着铆接技术的发展,以拉铆钉为代表的铆接性能越来越好。铆接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轨道交通领域、桥梁建筑领域、现代机械装备等领域。但在设备检修或者拆卸、更换零件等需要断开结构连接时,如何快速取出铆钉则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运用电钻和磨削工具等传统工具拆卸铆钉时存在着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易伤工件等弊端。本文在实验室前期利用短电弧加工技术研制的铆钉切除工具原理样机的基础上,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研制一
了解购房者对居住环境的偏好对于开发商规划和建设满足居民需求的社区非常重要。它还有助于城市规划者合理配置有限的公共资源,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从而增加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另外,通过住宅市场来评估居住环境因素的资本化效应,有助于开发商和城市规划者理解居住环境因素的市场溢价。然而,早期的研究缺乏对购房者偏好的全面探索,导致一些关键因素在计量模型中被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收集相关数据
拆卸线是实现废旧机电产品回收再制造的重要环节,通过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实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规模化和自动化拆解回收,针对拆卸线平衡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我国绿色制造的发展。针对待拆卸产品的结构多变、工人技能熟练度等复杂因素导致拆卸任务作业时间的不确定性,由于无法获取其具体的概率分布和隶属度函数,采用易于获取上下界信息的区间数表示作业时间的随机性,结合U型布局
血管支架植入术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但植入后所引起晚期血栓、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如何抑制血管支架植入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重要问题。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是改善其生物相容性、有效抑制植入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现有研究表明儿茶醛是常用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凝血、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钙拮抗等作用。基于儿茶
高精度的环境感知是实现智能驾驶的技术基础,解决可靠的环境感知问题是保证智能驾驶中人车安全的重要前提。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和传感器硬件水平的不断发展,基于跨模态信息融合的环境感知技术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图像传感器数据拥有丰富的色彩、纹理信息,而激光雷达可以获得精确的三维环境信息,具备更强的全天候工作能力。本文以图像数据和激光雷达点云为基础,克服单一传感器数据存在的缺陷,融合不同传感器信息,研究实现室外
目前,超宽带(UWB)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超宽带天线的研究已成为天线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人员已对多种类型的超宽带天线进行了研究。随着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发展成为目前的主流趋势,而平面微带天线具有成本低、易设计制造、剖面低等特性,于是这种类型的的天线逐渐得到业界的关注。除此之外,超宽带频带内包含其它的窄带通信频段,例如卫星上行/下行频段、Wi MAX(全球互联接入)频段,故超宽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