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绿道规划思潮与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工业革命与城市化浪潮带来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工业利用各种手段获取自然资源,城市扩张割裂了生态环境用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生活环境、居住条件遭到破坏。为解决这些问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出现具有单一景观功能的景观轴线、林阴道等线状绿地,随后公园系统规划中的公园路(parkway),限制城市无节制扩张的绿带,再到以生态功能为导向的环境廊道,最后发展到多功能复合的绿道。20世纪90年代绿道运动广泛开展,为景观破碎化背景下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问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解决策略。随着绿道规划的深入开展,各国规划的思潮及研究方法开始在不同方向上分化。而我国绿道规划理论及实践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虽然也出现了相关理论的综述,但还未出现对国外绿道规划思潮进行系统性的脉络梳理。近年来国内绿道运动的高涨,对于国外相关理论梳理总结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分析了绿道规划产生的背景、思想渊源及相关启蒙运动的基础上,以时间顺序把国外绿道思想及绿道规划从开端、发展及高潮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脉络的梳理,分别为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绿道规划萌芽;二战及战后恢复期的绿道思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革命时期绿道规划;80年代全球化和多元化下的绿道规划。对每个阶段国外绿道思想及规划的现状、特征、方法、进展等进行了概括性论述,最后对国外绿道规划从理论、技术和社会文化维度进行总结,比照我国当前绿道规划理论及实践中的不足,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本文通过对绿道规划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脉络的梳理,弥补绿道规划思潮研究的空白。对于规划技术方法的总结指出我国在绿道规划技术方法方面的不足,提供改进的经验。同时通过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的概括,折射出从更高的社会价值层面转变绿道规划建设的思路与观念的途径,从规划技术为主转变为兼顾规划运营管理、政策协调、公共支持与规划者自身定位,这些研究对我国城市和更大尺度区域包含自然、历史文化和娱乐功能的综合绿道网络规划方面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行为学在建筑研究中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日常的一切活动都是行为研究的对象,相比简单机械的功能划分,从行为研究入手的精品酒店客房设计更加符合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的真实状态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