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态Ni-P催化剂的改性及其催化硝基苯加氢合成苯胺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h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染料、医药品和炸药等领域。目前,主要采用硝基苯催化加氢来生产苯胺,该工艺的核心是高效的催化剂,因此研究硝基苯加氢合成苯胺的催化剂及其加氢工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Ni-P催化剂和不同金属改性的非晶态Ni-P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对非晶态Ni-P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添加Al、Ca、Mg、Mn、Fe、Co、Cu、Zn、La、Ce和Mo等金属对非晶态Ni-P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硝基苯加氢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活性较高,稳定性较好的非晶态Ni-Mo-P催化剂,并研究了在该催化剂上硝基苯加氢合成苯胺的工艺条件。为了研究催化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量热扫描(DSC)、比表面及孔径分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程序升温还原(TP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非晶态Ni-Mo-P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非晶态Ni-P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催化剂前驱体的pH值为11.0,P/Ni摩尔比为4时,可获得具有较高加氢活性的非晶态Ni-P催化剂。添加适量的Mn、Co、Zn或Mo,有利于改善非晶态Ni-P催化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催化活性,其中Mo(xMo=1.0%)改性的催化剂对硝基苯加氢活性较高,而添加A1、Ca、Mg、Fe、Cu、La及Ce均对非晶态Ni-P催化剂催化硝基苯加氢产生不利影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0776031);广州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广大[2008]127号)。   经不同温度焙烧的非晶态Ni-Mo-P催化剂的XRD测试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低于473K时,不会破坏催化剂的非晶态结构;FT-IR扫描表明非晶态Ni-Mo-P催化剂中存在着少量的MoO3;SEM结果表明非晶态Ni-Mo-P(nP/nNi=4,xMo=1.0%)催化剂中活性组分Ni-P颗粒的粒径比非晶态Ni-P催化剂中的略小;DSC结果表明,非晶态Ni-Mo-P(nP/nNi=4,xMo=1.0%)的两个晶化温度分别在628K和680K上提高了16K和43K,说明添加Mo提高了非晶态Ni-P催化剂的热稳定性;非晶态Ni-Mo-P催化剂的N2等温吸附均为Ⅲ型吸附,其N2等温吸附-脱附曲线均存在一个H3型滞后环,添加Mo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TPR分析表明添加Mo对催化剂中的NiO的还原未产生影响,Mo的引入对Ni-P-O物种的还原不利,当Mo的添加量为1.0%时,由于Mo在催化剂中的分散作用,使得催化剂中的NiO物种较少,大部分的NiO物种被转化为活性组分Ni-P,说明添加1.0%Mo后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性能;H2-TPD分析表明,Mo的引入有利于增强催化剂的吸氢能力,合适的Mo的添加量为1.0%。XPS分析表明,非晶态Ni-Mo-P催化剂中除了MoO3外,还存在着少量的金属Mo,Mo通过调节非晶态Ni-P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及形成适量的MoO3来提高非晶态Ni-P催化剂催化硝基苯加氢的性能。   在非晶态Ni-Mo-P(np/nNi=4,xMo=1.0%)催化剂上催化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最佳的反应温度、氢气分压和反应时间分别383K、1.8MPa和90min,在该条件下,非晶态Ni-Mo-P(nP/nNi=4,xMo=1.0%)催化剂在硝基苯加氢反应中循环使用15h后苯胺的收率仍有98.2%,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非晶态Ni-Mo-P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硝基苯加氢反应的副产物覆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导致反应物分子接触活性中心困难,催化反应难以进行,宏观上表现为催化剂失活。
其他文献
无机中空微球具有结构稳定,空腔和孔道尺寸可调控和表面易于修饰等优点,在药物缓控释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单一壳层的中空微球在结构和表面改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难以满足不同药物在载入、储存和释放时不同的要求。本文制备了具有复合结构的TiO2/SiO2中空微球,并针对壳层材料不同,选择性的对内层TiO2进行各种改性,考察了它们在药物缓释上的应用。同时,通过对CaCO3/SiO2核壳微球的选择性改性,
目的通过研究卵巢冻存过程中及FSH干预后内质网应激(ERS)分子伴侣GRP78、凋亡相关蛋白CHOP、caspase-12的表达水平,探讨冻存过程中是否激活了卵巢内ERS,后期卵巢中存在的卵泡丢失
本文介绍了钒的应用、分布和储备情况,从焙烧、富集两个方面探讨各个提钒方法以及新型提钒技术的优劣性,最终优选出复合添加剂焙烧-一段水浸-二段过氧化氢浸-离子交换-沉钒这
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以综合纳米材料与聚合物的特性,在热学、光学、力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通过将活性基团引入到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来制备接枝型纳米/聚合物复合材
水稻穗部结构性状与产量直接相关,穗的形态建成的分子机理也是水稻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挖掘、克隆新的控制水稻穗部结构的基因对高产育种有重要应用价值,对认识水稻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