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玉米Bt毒蛋白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试验利用RAPD、Bt毒蛋白基因特异PCR引物和选择标记基因及化学试剂Broxin涂抹鉴定技术,寻找并鉴定Bt毒蛋白基因的方法,为转Bt毒蛋白基因玉米抗虫基因的快速回交转育、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虫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提供一种或多种不受环境条件影响,便于早期选择的遗传标记.以期大幅度提高抗虫玉米的育种效,加快育种过程.率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转基因雄性不育系15A的综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结实性考察、对菌核病抗性的鉴定与筛选、品质的测定与筛选,温度对其花器官形态和育性的影响,以及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转基因雄性不育系15A自交结实率为0,异交结实率为91.34%,天然异交率为90.30%,说明不育性彻底,异交结实率高。 2) 抗病性鉴定表明,15A属于中抗品种,共筛选出病害级别为0级的单株42株
PR蛋白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在植物抗病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的“癌症”。为了探明PR蛋白在棉花抗病反应中的作用,为棉花抗黄萎病提供候选基因,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所构建的黄萎病菌胁迫下海岛棉Pima90-53的全长c DNA文库为基础,通过在棉花D基因组上比对筛选,获得50个棉花PR蛋白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部分基因在黄萎病菌和信号分子胁迫下的表
通过辐射诱变协青早B获得长穗颈高秆隐性突变体协青早eB(1),与原品系协青早B相比,其株高和倒一、二、三节间长都显著增加。采用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观察了协青早eB(1)/协青早B、协青早eB(1)/矮脚南特的F_1、F_2和B_1F_1的株高与秆型表现。结果表明,F_1的株高与秆型同半矮秆短穗颈亲本协青早B或矮脚南特十分相似:F_2和B_1F_1群体明显的分离为高秆长穗颈和半矮秆短穗颈两个集...
本试验以2个来自CIMMYT的热带群体(Pob25和Pool 26)为基础材料,以丹340、掖478;黄C、178及其杂种F_1(掖单13、农大108)为测验种,采用三重测交(TTC)设计,在云南元江配制杂交组合,次年将组合种植于学校喷江农场。对两群体进行了基本株的GCA效应、各组合的SCA效应及总配合力效应分析,及对照优势、基因效应分析;同时以产量特殊配合力及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为指标,对两群
选用平均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4 对SSR 引物,对沿河分布最长的广西武宣濠江流域12 个普通野生稻居群343 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原生境保护策略,结果如下: 1. 濠江流域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24 个SSR 位点共检测到209 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8.58;有效等位变异数Ae=3.71;平均期望杂合度He=0.62;平均观察杂合度Ho=0.32;Shanno
大豆贮藏蛋白是重要的食用植物蛋白,也是大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营养价值丰富、全面,食用和加工特性优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本实验室获得一系列稳定的特异性亚基缺
为明确地膜覆盖和灌水对杂交谷子生理生态特性的作用,于2013-2014年在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坝下试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以“张杂谷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方法,设置地膜覆盖
本文通过分析中的四个词语“人民”、“大内”、“小内”、“见”,来揭示它在历史词汇学上的重要意义,同时兼谈它对辞书编纂的重要价值.
该文研究了苯乙酸(Phenylacetic acid,PAA)对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一步成苗的效应及其在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中的效果.发现PAA与NAA、6-BA配合使用能有效促进一步成苗
小麦(Tritiucm aestivum)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其种植区域广泛,各地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在我国,小麦主要作为面粉的原料,可制作面条、馒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