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段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44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是青藏高原内部一条极为重要的印支期构造带,分隔了两侧的北羌塘地块和南羌塘增生杂岩带,并保留着古、中、新特提斯洋演化的重要信息。1:5万、1:1万地质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缝合带以南为三叠纪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形成的增生杂岩带,区域上与藏东的聂荣、嘉玉桥、吉塘变质杂岩系,以及滇川西部的云岭、昌宁-孟连变质杂岩系相连,构成了青藏高原及周缘印支期的巨型增生造山带。增生杂岩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变形(D1)与三叠纪古特提斯洋沿海沟发生的俯冲消减作用相关,为右行剪切下的塑性流变,塑造了增生杂岩的总体构造样式,形成了区域上的E-W及N-S向构造带,发育透入性的面理S1时代为244-202Ma。200Ma左右,古特提斯洋闭合,俯冲-增生事件结束,第二期挤压变形(D2)引起了强烈的纵向构造置换,发育纵弯褶皱和小型逆冲断层,形成了区域性的轴面褶劈理S2,指示增生杂岩早侏罗世被剥露到浅构造层次所经历的一期水平收缩变形。第三期变形(D3)表现为浅-表构造层次形成的中常-开阔型纵弯褶皱,指示羌塘盆地上新世发生的一次NW-SE向收缩变形,轴面劈理S3具有非透入性特点,变质作用微弱。侏罗纪以后,南、北羌塘对接成为统一地块,北羌塘地块在燕山晚期及新生代经历了中、新特提斯洋闭合引起的浅-表层次板内变形。燕山晚期形成的NW-SE向逆冲断层带、褶皱及相关断裂叠加在印支期的纵弯褶皱之上。新生代以来羌塘盆地存在两个变形体制的转折,构造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Ⅰ幕(50-40Ma至8-4Ma),最大主应力轴N-S向近水平,最小主应力轴近垂直,地壳发生南北向大规模水平缩短,近东西向纵弯褶皱和逆冲断层造成了羌塘盆地地壳的持续加厚。Ⅱ幕(8-4Ma至86.9Ka),最大主应力轴仍为近N-S向,但中间应力轴垂直地表。地壳厚度剧烈增加后重力作用凸显,E-W向被动伸展形成了共轭状的走滑断裂系和拉分盆地。羌塘盆地向东逃逸,次生有南北向的纵弯褶皱,河流冲积层的水平收缩与下部固体地壳走滑变形存在不耦合滑脱面。Ⅲ幕(更新世至今),应力场发生了反转,最大主应力垂直地面,N-S向挤压应力退缩为中间主应力,羌塘盆地发生E-W向的主动伸展,形成共轭状正断层。
其他文献
张掖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方案探讨,对科学认识张掖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合理有序进行开发利用,促进张掖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从地层特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美国青少年运动训练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青少年运动训练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青少年后备人才的训练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直以来流化催化裂化在石油炼制工业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世界原油加工能力中约有18%来自于催化裂化的加工能力。因此催化裂化工艺在
介绍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几年来遗传学课程的发展情况,分别从遗传学理论教学改革、遗传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3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受自身影响外,还受到环境、家长、教师的共同影响,并因数学思维能力的弱化,使数学学习越来越困难。提出了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表扬与肯定并重
近年来,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研究广度和深度显著加强,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现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制剂的类型进行综述并提出研
分别对1型散货船和1型油船的有限元模型进行t×t和50 mm×50 mm的网格细化分析,总结出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HCSR规范)中疲劳筛选方法的应力放大因子,并验证该方法应力放大
滇中地区前寒武纪铁铜矿产资源丰富,以早中元古代因民组-绿枝江组中的Fe-Cu-Au-REE矿床最多。本次研究首先对滇中元古代地层进行梳理,重建其地层格架:通过对岩浆岩的研究,还原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具备基本的地理行为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5例报告徐忠法郭洪亮宋希林(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济南250117)精原细胞瘤是源于生殖细胞的恶性肿瘤,原发部位一般在睾丸、盆腔和腹膜后,起源于纵隔的精原细胞瘤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