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过去技术条件和对病虫害规律性认识的限制,广德县一直未开展针对生态稻区重大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本项目开展的水稻重大虫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对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过去技术条件和对病虫害规律性认识的限制,广德县一直未开展针对生态稻区重大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本项目开展的水稻重大虫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对揭示广德县水稻重大虫害危害的机制,形成广德县特有的水稻重大虫害可持续治理的科学方法,提升广德县有害生物防控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有重大意义。广德县水稻的主要天敌有草间小黑蛛、拟水狼蛛、青翅隐翅虫、稻红瓢虫、稻赤眼蜂、蛙类等。广德县水稻主要害虫有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等。广德县稻纵卷叶螟6月中旬开始迁入,7月上旬四(2)代迁入造成主要为害。二化螟越冬代的羽化主峰日均在5月份,山不完全3代向完全3代演变,并向1、2、3代连续重发型转变。白背飞虱的迁入主峰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以2代为害为主;褐飞虱则在第1、2代迁入基础上繁殖至第3代暴发为害。本项目试验结果如下:1、丰亮优四号对稻纵卷叶螟相对抗性最强:新两优6号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最强:两优华6号对褐飞虱的抗性最强。2、不同光源杀虫灯对主要害虫诱控结果显示1号灯对鳞翅日类和直翅日类昆虫的诱集效果相对较好;3号灯对同翅日类昆虫的诱集效果相对较好。3、不同性引诱剂对二化螟的诱控实验表明中捷NO.11诱芯+船型诱捕器对化螟的引诱效果最好。4、中稻田天敌群落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稻田移栽后至分蘖初期期间,水稻害虫数量非常少,草间小黑蛛等水稻天敌数量相对较少;随着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的迁入,蜘蛛等天敌食物来源的丰富,草间小黑蛛等天敌数量明显上升。5、基于保护利用天敌的水稻主要害虫的化学药剂筛选研究表明在2代二化螟发蛾始盛期、高峰期各放蜂一次,在2代二化螟发蛾始盛期、高峰期及高峰后2天各释放一次,防效分别为59.23%、65.38%;在赤眼蜂释放区的上风口800m设置20%阿维·唑磷EC 80 ml/667 m~2(卵孵高峰期8月1日)的常规化学药剂对照区,防效74.62%。推荐使用对稻田蜘蛛等天敌相对较安全的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本研究项目建立害虫监测与预警模型;提出了水稻重大虫害可持续控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研发、完善和提出符合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新技术以及化学农药减量和精准使用新技术;建立适合广德县稻区的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其他文献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中放线菌占相当大的比例。大多数种类可以产生抗菌物质(抗生素、β-1,3-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β-1,6-葡聚糖酶等)。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在农业生
新闻舆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大显身手──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宣传评述谢迢在迎接党的十四属穴中全会召开之际,备新闻媒体在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报道中,加大力度,大显身
亚洲玉米螟Ostri啊furnacalis是我国玉米、高粱等旱粮作物的重要害虫,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主要依靠释放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和松毛虫赤眼蜂T.dendr
蝗虫的危害日益加重,利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蝗虫是生物防治蝗虫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虽然利用蝗虫微孢子虫灭蝗在生产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剂型。因此本
本试验对甘肃省东祁连山高寒地区禾本科牧草根际分离、筛选出的具有固氮、溶磷及分泌激素功能的九种促生菌的适宜温度、pH 值、光照、培养方式、耐盐性等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抗生素标记法研究了各菌株的定殖能力及定殖动态,并采用16SrDNA 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部分菌株的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和分类地位,得出以下结论: 1.促生菌的适宜培养条件 对禾本科牧草根际分离、筛选出的具有固氮、溶磷及分
本论文研究了温度、pH 和营养条件对棉花红腐病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分析了 4 个棉铃红腐病菌菌株和 6 个其他镰孢菌菌株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本文对2004~2005东北春麦区和山东、河北冬麦区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生理小种种群动态、毒力变异规律以及小麦生产品种(系)的抗病性(基因)进行了研究。
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现已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基地混合发生,为解析两种害螨的种间竞争关系,揭示害螨种群结构的演替规律,并为指导生产防治和掌握害螨抗药性发展趋势提供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氟啶脲是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害虫,尤其是水果和蔬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氟啶脲在甘蓝、白菜、西红柿和辣椒中的残留测定方法对正确评价蔬菜中氟啶脲残留量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优化了氟啶脲残留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其次,研究了样品前处理方法;最后,还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氟啶脲在甲醇中,在甘蓝、白菜、西红柿和辣椒中,在其检测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与以往测定方法的比较。主要试验结果如下: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