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再造-安塞尔姆·基弗艺术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nxt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基弗在欧洲的文化反思年代对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进行了抉择,站在“德国艺术家”的角度对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和现代主义绘画的创作观念与创作手法进行了继承与再造,从而走出了一条具有崇高、悲剧、诗意精神的艺术之路。基弗艺术继承演绎了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叙事性和崇高的悲剧精神,但对于古典绘画的审美法则和人物表现进行了颠覆再造。古典主义艺术家发现了古代文化中对于人性价值的重视,并重新确立了个人价值,解脱神权的禁锢,肯定生活的现实意义。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崇高典雅的审美法则,运用“借古喻今”的创作手法歌颂美好现实生活,尤其是对于女性形象的描绘,将唯美与典雅表现的淋漓尽致。基弗在艺术创作中演绎着“古典叙事”,将经典文学内容、神话故事和诗歌文本引入作品中,把历史文学和现实情节联结在一起,使画面展露着宏伟的历史叙事性。基弗艺术对于战后惨败国家的描绘以及自身对于“毁灭即重生”的崇高思想,不断在作品中重构着德国本土的悲剧故事,体现了基弗艺术崇高的悲剧精神。基弗艺术的人物表现与古典主义绘画大相径庭,尤其对于女性的形象塑造。他放弃了古典主义追求精美的人物塑造原则,选用麦秆、连衣裙等材料符号对女性形象进行象征隐喻,画面艰涩难懂。基弗艺术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舍弃了古典主义绘画追求“唯美”的原则。同时,基弗对于风景画创作也摒弃了古典主义风景油画的“大雅”风范,而是力求“再现”战后的破败与荒芜,画面的悲凉引起观众对于残酷战争的共鸣。基弗艺术对于现代主义绘画的反思体现在对于形式构成的追求与重组。基弗延续了现代主义绘画的形式构成,但没有一味追究纯形式主义的创作法则。他通过粘贴等颇具现代性的创作手段表现画面,虽带有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子,但更多还是服务于基弗作品画面中饱满的历史叙述性。基弗大胆运用综合材料并赋予材料多重象征寓意,述说与表达内心对战争、历史、人性等方面的思索与考究。他以“艺术”的方式传达着自己对于历史及传统文学的反省,以“图像式”的艺术创作展示着自己的文化立场。以基弗为代表的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分别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反思文化,表达自身立场。而基弗的“反思”则是欧洲20世纪70年代文化反思在“图像界”的反映,组成了欧洲文化反思潮流。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散文属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教材编写者来说,选择哪些古代散文进入教材以及如何编排教材中的古代散文是必须认真对待的工作,因为这些对学生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此版本古代散文选文并且根据选文编排特点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是比较有意义的。本论文在借鉴当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研究教材中的古代散文选文
中国原创音乐剧《金沙》以人物“沙”的失忆作为线索,设置戏剧事件推动剧情发展,讲述了一个叫“沙”的考古学家,与太阳神鸟金箔的化身“金”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主要人物“金”温柔美丽,拥有痴情坚定,善良无私的优秀品质;“沙”热衷于考古事业,风尘仆仆英俊潇洒,他性格坚毅,勇敢执着,对真爱有着至高无上的追求。曲作者采用人物音乐主题贯穿的手法、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相结合的音乐风格,创作出了多首传唱至今的具有中国韵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职教育现代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愈发重视。然而近年来,职校生犯罪率上升,且半数多为16至18岁的中职学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成为中职教育的焦点。当前,中职学校的法律课教学发展已初见成效,整体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但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中职学生对法律课的兴趣不高,无法发挥法律课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让中职
形成性评价在词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但在我国应试教育环境影响下,学校、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都把成绩看作重中之重,只重视学习结果,忽略学习过程,中职学校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单词学习上,由于对词汇的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很多中职学生记忆词汇是被动的,不但记忆困难,而且不会灵活运用,词汇习得效果不佳。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评价机制息息相关。目
培养高中英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所强调的目标。当前,高中英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亟待提高。写作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评价作为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传统的写作教学评价大都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评价过程中学生较为被动的接受教师对自己习作的评价,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独立思
近几年,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这一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引人瞩目。所谓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师生按照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文本,进而针对所选文本进行系统性建构,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本文以“群文阅读”为主题,将针对群文阅读的理论与群文阅读教学的课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并通过对潍坊市临朐县两所小学的三、四年
在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是以培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分工的细化,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幼儿师范专业(以下简称幼师专业)作为中职学校一个重要的专业,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教队伍,切实保障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然而,近年来,一方面随着“二胎”政策的出台,社会对幼师的需求加大,另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幼师虐童事件,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
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遵循依法治国方略,将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职学生法制教育在此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发展中职学生法制教育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国家进程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和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中职学生法制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法制教育方式、手段单一,中职学校对法制教育的意义认识不深,网络等外部因素冲击学生法制教育,法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青少年一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法律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法律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也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根据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探寻出有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法律教育很有必要。近年来,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及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有关发展背景,如何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根据《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