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扩展了空间经济学中的资本创造模型,通过将“收入=支出”恒等式修改为“收入=支出+储蓄”,并加入能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商业银行部门,研究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空间配置行为对经济区位格局的影响,指出其在加剧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加快“倒U型”发展轨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之上,利用实证研究检验了模型的主要结论。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利用赫芬达尔指数、泰尔指数、区位熵等统计分析理论,对我国信贷资金空间配置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区际角度来看,我国存贷款总量分布呈现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就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言,后者增长速度高于前者,资金从中部“逃出”现象更加明显;从区内分布差异来看,西部内部差异最大,东部居中,中部分布相对均衡。从省际角度来看,我国存款和贷款集中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的是,存款集中度的上升始于1980年代初,而贷款集中度的上升是自1997年前后开始的,这在时间上与我国信贷资金管理制度取消“贷款限额管理”完全重合。 第二,信贷资金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的聚集,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利用1978~2010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三大区域来看,信贷资金存在向配置效率更高的东部地区聚集的趋势;从三次产业来看,也存在信贷资金从较低效率的产业向较高效率产业聚集的趋势。因此,我国信贷资金配置是有效的。 第三,利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检验等计量技术对八大经济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信贷资金空间差异与空间经济不平衡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信贷资金空间差异与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具有高度相关性和趋势一致性,但前者差异大于后者差异。进一步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两者确实存在一定因果关系,即地区信贷资金增长是当地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且反过来地区经济增长同样促进了当地信贷资金的增长。此外,外生的财政支出投入在引导信贷资金均衡投放、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利用向量自回归(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等计量手段对相关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心—外围”格局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信贷中心的信贷资金聚集具有自我强化能力,且信贷资金聚集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是不同区域的信贷中心的信贷资金聚集对外围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不一。 第五,利用向量自回归(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等计量手段实证分析了我国信贷资金空间配置格局下,货币政策波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信贷资金空间差异的配置格局下,由于不同地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信贷渠道上存在差异,造成了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地区间不均衡的经济波动。进一步分析发现,信贷可得性的地区差别,信贷对投资和消费影响的差异,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行为的地区差异,金融结构的差异以及货币政策工具效果的差异是主要原因。 第六,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并完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建设;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调整金融结构;实施差异性信贷政策以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积极发展地方性法人类金融机构,建立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互补、多种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以及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性,探索实施体现区域差异的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是通过借鉴现有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在研究我国信贷资金空间配置问题上,将空间经济学的思想纳入进来,将对空间金融问题的研究纳入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框架当中,拓展了金融学和空间经济学等理论体系的外延。 二是对我国信贷资金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空间差异内生演化”的分析思路,丰富并完善了信贷资金空间配置格局演化的微观机理,运用模型推导、统计分析、计量检验等方法,对我国信贷市场的资金空间配置进行实证研究。 三是明确指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是加剧地区信贷资金分布不均衡,加剧地区经济增长波动的重要原因,进一步验证了信贷资金空间配置理论模型的有关结论,并针对性提出了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与灵活的货币调控政策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