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力学模型与成形性能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Solid granule medium forming,SGMF)是采用固态颗粒体系作为压力传递介质,以代替传统的刚性介质或液体、气体、橡胶等柔性介质,进行塑性加工的新工艺。由于单个固体颗粒介质具有一定刚度而整体又具有传统柔性介质的可流变性,因此该非连续的离散体作为传压介质兼具刚性模和柔性模的成形工艺的优点,克服了液压成形密封困难以及弹性体压力传递小的不足,可成形厚壁高强度零件。研究颗粒介质压力传递和颗粒参数对成形性能的影响,对探究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中颗粒介质压力传递模型及板材性能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成形过程中颗粒压力的力学解析模型;开展了304不锈钢板材的胀形实验研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测量系统;利用扫描电镜,对胀形试样进行断口分析和微观组织观测;基于ABAQUS对板材胀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与分析,验证了所建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自由堆积下压力传递模型,引入离散体系可流变性的侧压系数,得到胀形时颗粒的压力传递力学模型,通过侧压力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和实验值的误差小于10%。表明金属板材所受颗粒体系压力跟柱塞压力呈正相关,与颗粒间摩擦和侧压系数呈指数负相关;通过力学解析模型,建立了板材胀形时的板材构型函数与应力应变关系,为固体颗粒介质板材胀形提供了力学基础。根据固体颗粒介质胀形实验,得到了不同颗粒参数下金属板材的构型分布、应变分布以及壁厚分布,表明:降低颗粒直径和颗粒内摩擦、增加填装高度以及增加润滑,可提高板材的极限成形高度。减小颗粒直径、增加填装高度,板材的填充率更高;钢球成形性能优于石英砂;增加润滑条件可提高板材的表面质量。为板材成形中颗粒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实验参照。观测胀形后的试样,发现光滑断口和粗糙断口两种板材破裂形式。液压、橡胶等柔性介质成形断裂集中于板材的中心,而SGMF板材胀形断裂集中于凹模圆角处,并出现两种断裂方式。其中,光滑断口处以韧性断裂为主,并伴有颈缩现象;粗糙断口处大部分为脆性断裂。颗粒直径的增加至1mm时,由光滑断口向粗糙断口转变,脆性断裂的累积加速了板材的局部破裂,降低成形极限。引入Drucker-Prager模型,建立颗粒介质压力传递模型。结果表明:颗粒压力传递,随着颗粒高度的上升呈现指数下降。通过对比模拟颗粒体系的压力传递规律,验证了该模型可运用于颗粒介质压力传递过程模拟。在模拟胀形过程中,金属板材在凹模圆角处产生应力集中,并结合DIC所测板材应变情况,模拟结果与实验相符,为固体颗粒介质板材胀形提供了模型参数。
其他文献
文章对黑龙江省水文图集1998年特大洪水后的使用进行订正分析。
期刊
二硫化钼具有典型的类石墨烯层状结构,理论比容量高达670 m Ah/g,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目前纯Mo S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差,循环充放电20次后放电比容量多降至300 m Ah/g以下,无法满足锂电池要求。本论文从纳米化和复合化两方面入手,采用强化水热法制备出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Mo S2负极材料,利用XRD、EDS等分析了粉体的物相和成分,利用XPS分析了材料
学位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细间距、高质量的表面封装技术已成为电子产品的迫切需求,焊锡膏作为电子封装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连接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电子封装集成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线路板上引脚数量增加、焊点间距减小,因此细间距印刷用无铅焊锡膏的研制已成为目前回流焊技术的关键。而我国在细间距、超细间距领域起步较晚,所用焊锡膏主要依赖进口。本文以免清洗细间距Sn-3.0Ag-0.5Cu(SAC305
学位
报纸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光电催化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WO3作为一种常见的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中等的带隙(2.5~2.7e V)以及在酸性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非常适合作为光电化学的光阳极材料。但WO3也存在着电子与空穴易复合和导带位置不够负等问题,使得WO3光阳极光电化学性能的实验值远低于理论值。本论文通过WO3薄膜微观形貌的调控和异质结的构建来提高WO3的光电化学性能和稳
学位
模具在服役的过程中不仅要承受来自冲击的正应力,还要经受滑动方向的切应力,在动载冲击的作用下引起制作的工件精度低和表面粗糙等问题,难以达到生产要求,长期如此,模具甚至会发生断裂,动载冲击磨损已经成为模具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模具钢在动载冲击工况下的使用寿命,要求模具钢不仅需要良好的硬度,还需要一定耐冲击韧性。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模具钢进行处理,可以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试样。本文以30Cr3Mo
学位
铜合金因其优异的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等,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电阻焊电极、接触线等零部件。随着零部件对于轻薄化的追求,对铜合金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二元Cu-Cr合金强度偏低,Cr析出相的形貌、析出相尺寸以及与基体的界面关系对合金导电性、硬度等性能的改变至关重要,但仅通过改变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如固溶-时效)来提升合金性能仍比较困难。因此,如何通过优化不同热处
学位
近年来,为实现零部件的轻量化以及节约铜资源,“以铝代铜”应用在很多关键零部件中。然而,由于钎焊铜/铝接头时易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导致接头强度降低,成为铜/铝异种金属连接应用中的突出问题。由于铜与铝的化学亲和力高,在钎焊过程中易形成IMCs,大大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抑制金属间化合物在钎缝中的形成,获得高强度的铜/铝接头,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以Al
学位
C19400合金作为第一代引线框架材料,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中。随着集成电路的高度集成化,封装电子元件不断小型化、轻薄化,引线框架朝着微型、多脚化、小节距方向发展。电子封装引线框架之间的间距小于0.5 mm,传统机械冲压无法成形,蚀刻引线框架应运而生。但蚀刻法对铜合金带材的残余应力、翘曲度和表面质量等具有更高要求,蚀刻后带材容易出现翘曲不平的现象。蚀刻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带材在满足
学位
作为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材料,Cr5合金钢是火电、核能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中大型成套设备核心部件制造过程不可缺少的工业原材料。轧辊制件作为轧钢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轧辊内部会出现损伤以及开裂的问题。由于轧辊体型巨大,生产所耗费的成本较高,一旦在制造过程中出现裂纹,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对Cr5合金钢及其轧辊生产制造过程中损伤发生机理和损伤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