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潮土生物性质的激发效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的N、P、K养分,提高作物产量。但是实际生产中,秸秆往往不能快速的分解,从而影响和制约作物的产量,进而使得秸秆还田不能广泛推广,因而确定合理和有效的秸秆还田方式,以及研究如何激发秸秆分解的内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黄淮海平原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育实验和田间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土壤生物指标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室内培育实验,着重研究潮土微生物活性和秸秆主要成分利用的潜在能力的关系。通过田间实验,研究秸秆还田和无机/有机氮耦合条件下,对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对土壤生物指标的激发效应,同时分析和研究土壤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对秸秆利用响应的内在机理,为确定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和研究土壤微生物响应机理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   1.室内培养实验表明:单独添加无机氮和葡萄糖均可增加土壤CO2累积释放量。葡萄糖显著提升土壤Cmic含量、及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尤其在培育的前14天,而添加无机氮则对它们没有影响。添加葡萄糖可显著提升土壤微生物活性,其中在纤维素存在基础上以无机氮与葡萄糖共同添加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2.对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碳、氮含量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量在10%-17.1%之间,其中土壤POC增加量为7.51%,80℃-DOC增加量为16.5%。秸秆还田和无机氮肥共同施用进一步增加了土壤SOC含量,增加量为13.2%-17.5%,土壤POC增加量为(32.9%-39.2%),表明两者耦合加速秸秆分解。高比例有机肥施用显著增加了土壤O-POC和可溶性有机碳。秸秆还田明显提高了土壤POM-N、80℃-DON含量。无机氮肥有减少土壤OPOM-N含量的趋势,有机氮肥的加入有增加土壤OPOM-N含量的趋势,高比例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土壤POM-N、25℃-DON、80℃-DON含量。   3.对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利用碳素能力没有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利用氮素的能力,特别是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无机氮肥在初期显著增加了土壤利用碳素的能力,增加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但是持续时间较短。秸秆还田和无机氮肥处理可以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脱氢酶活性显著提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而秸秆还田和有机氮肥耦合,显著增加并延长了土壤利用碳、氮素的能力,表现在转化酶和尿酶、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但是有机肥的加入量和酶活性能力的增加不成正相关关系。   4.秸秆还田在小麦季减少了土壤微生物PLFA含量,在玉米季增加了土壤微生物PLFA含量。单独无机氮肥的施用有增加微生物PLFA含量的趋势,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PLFA增加的趋势在减小。秸秆还田和无机氮肥进一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PLFA含量,同时提高了土壤微生物G+/G-和F/BAC比值,秸秆还田减缓了无机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显著增加,同时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有机肥的加入减小了G+/G-和F/BAC比值。在不同氮肥施用水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影响不同。秸秆还田增加了微生物利用氨基酸的能力,无机氮肥增加了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有机氮肥的施用减小微生物利用氨基酸和羧酸的能力。
其他文献
自本刊连续报道杨文学做粮食字画创富成功的事迹以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大家都为这个低投入高收益零风险的小本创业项目所吸引,纷纷来电咨询,每个读者都知道,现如今搞个项目没有几万元投入真是难以起步,而杨文学的粮食字画仅仅投资几百元就可创业,就更是符合这些小本创业群体的需求。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决定再去实地采访一次,把详细情况再次报道,以便读者更加明了这个项目,更加放心地选择这个好项目。  来到杨文学
气候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大气物理特征的一个平均状态,它的变化可以追溯到亘古时期。而气候变化指的是气候平均的状态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该状态是通过与平均天气状况有
黄瓜枯萎病(Cucumber Fusarium wilt)又称萎蔫病,蔓割病等,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的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
在1982年Magnus Pyke科学政策基金学术年会上,Eugene Garfield说,“明显地,印度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科学研究的超级大国.”在SCI1973年的引文统计中,印度学者单独发表的论文占到
布莱恩·赫多恩(P.Bryan Heidorn)是美国伊利诺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于自然科技资源(如生物信息)的处理和提供利用方面(如图形用户界面、识别信息
期刊
期刊
通过转基因技术来获得磷高效吸收的作物品种,是提高磷肥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和减少磷肥对环境负面效应的有效途径。现有报道证明:microRNA399(miR399)是缺磷胁迫特异响应的小R
背景值的选择是利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土壤侵蚀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侵蚀速率计算的准确与否。黄土高原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严重地区之一,又是137Cs示踪技术研究土壤侵蚀的理想区域,